8. 少年爱因斯坦

2018-09-08
8. 少年爱因斯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2.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之———“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3.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
+4.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其他事迹。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了解他勤学好问勤于思考 的优秀学习品质。
 1)“略读”指导
“略读”是指大致的读。略读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  阅读时要快速捕捉信息,充分发挥人的直觉思维的作用,初步把握  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读
请同学给生字注音:
孤僻(    )       腼腆(      )      遏(     )止
涓涓(        )细流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一人讲一个即可,可按年龄段划分。
课文提供的材料有:
(1)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2)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
(3)五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
(4)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
(5)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
(6)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 
(7)十二岁时,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
 3.小组讨论交流。
(1)这些故事反映了少年爱因斯坦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这些优秀学习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门)从文中找出表现少年爱因斯坦优秀学习品质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
4.请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不甚理解的问题。
启发:可从多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如对句中词语的理解,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对写法方面的疑惑之处等等,均可提出疑问。
估计学生会遇到的问题:
 门)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例:“我的小宝贝,你听懂了吗?瞧你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像个大教授似的,你怎么不说话呀……”
参考: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文中形容很认真。
(2)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加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样细心,致使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
 参考:句中的“有点毛病”并非真的生理疾病,而是指爱因斯坦对音乐的早慧,观察周围事物的细心非同龄人可比,这正反映了他从小就具有优秀的学习品质。
 3)文中多处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这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
 ①同桌合作,快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爱因斯坦的眼睛的文字。
 ②读读,议议,体会“画眼睛”在文中的作用。
 ③班级交流(结合“思考与练习三”)。
参考:“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光彩,又给人以希望:他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写出了小阿尔伯特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很善于思考。
“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看着这双眼睛,可以判定,小阿尔伯特夫生睿智,是一个不寻常的少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