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垃圾邮件》教学设计

 

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学    老成芬

      

一、教学思想与理念

       《认识垃圾邮件》这一教学设计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采用webquest(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并利用blog(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是web 和log的组合词。weblog 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也称为“网络日志”。)工具进行交流、讨论的教学设计。这个教学设计是运用自主建构模式的学习方式。建构模式就是要强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 “底基”基础上,慢慢通过自己的研究学习,把学到的东西 “构建”起来。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只是担任主导的角色,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也采用了 “任务驱动法”。当然,提出的这个任务,也需要细心的研究。首先,提出的任务必须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 “解决日常问题”的这样一种心态去完成任务。另外,提出的任务也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太容易或太难的任务都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者向学生提出的第一方面的问题是垃圾邮件的影响及危害;第二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预防和处理垃圾邮件。垃圾邮件,很多学生都已经深受其害了,带着这些问题去认识垃圾邮件,对他们的实际应用确实有很大的帮助,马上就能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上都能从网上搜索到,故难度不会很大。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作者采用了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好的学习。

       采用webquest的模式,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的情景,学习的任务,学习的资源及讨论。注重学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标。

       另外,也充分利用了blog这个工具。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利用这个 “认识垃圾邮件”blog,把自己从网上了解到有关垃圾邮件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在blog中回答老师的问题,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课外,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个blog对自己这节课进行反思,或者是继续与同学讨论有关垃圾邮件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是佛山市《信息技术》编委会编写的《信息技术》高中版第二册教材。但在教材中并没有提到过 “垃圾邮件”,只在第二章的第六节中介绍电子邮箱工具的使用。在如今信息如斯发达的社会中,电子邮件已经是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功能,而 “垃圾邮件”也几乎跟病毒一样成了人们热门的计算机话题之一。如何可以更好地预防垃圾邮件已经是一个逼在眼睫的问题了。作者认为,学生除了学会怎样使用电子邮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当今电子邮箱的一些存在问题。向学生提出“垃圾邮件”这个名词是很有必要的。

       学习有关垃圾邮件的知识并能够尽可能地进行预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垃圾邮件日益猖獗的今天,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由于这部分的内容不是操作型的学习,是理论知识型的学习。如果仅仅是教师把知识讲完的话,自然这节课就会显示单调和枯燥无味,学生也很难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有更深的理解,更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为了避免 “填鸭式”的教学,作者设计一个主题为 “认识垃圾邮件”的webquest网站,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且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和协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垃圾邮件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不可能把所有有关垃圾邮件的知识点都一一为学生列出来,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故作者还为学生开设了一个名为 “认识垃圾邮件”的blog,在这个blog工具上,同学们既可以完成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这个blog继续探讨有关垃圾邮件的问题,并对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一个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这一节课的内容是作为知识的延伸,并没有考试要求,除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垃圾邮件外,更应注重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

 

三、教学对象分析

(1)     学生为高二级的学生。

(2)   初中期间已掌握如何申请邮箱并利用电子邮箱。在前段时间也掌握了使用一些电子邮箱工具,如outlook,foxmail等。

(3)   对计算机的操作,网上搜索和使用blog已非常熟练。

(4)   学生好动活泼,表现能力强。已经经过比较长的学习生活,都有较好的团体合作精神。

(5)   计算机水平参差不平,有个别学生计算机的知识面比较广,对课外的知识都比较熟悉,但个别学生的知识就只局限在课本上,所以在分组讨论中要作好适当的调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