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个不等式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革命,虽然我们欣喜地看到所有教师对新课程的相关理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尝试着将掌握的理念付诸实践,但是如何把先进的理念转变成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有很大的难度。尽管人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倾注了许多心血,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矫枉过正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教学中,对于以下几个不等式应该引起重视。

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惟信息技术而独尊

[案例]:如今在一些语文课堂上,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教师用电子幻灯代替了板书,用电脑习题取代了书面作业,用图片取代了学生的浮想联翩。课件形式花哨,动画、声音效果鲜明,词语的呈现往往飞身而出并伴有声音,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笔者看到,一位教师在课件中设计了“勤劳”这个词语,但学生的回答却是“勤奋”、“刻苦”等,于是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启发诱导。而当学生说了“勤劳”一词时,教师兴奋得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边连声赞叹:“对!对!”,一边点击鼠标。这一过程足足用了几分钟。

[思考]:多媒体以其图、文、形、色并茂的独特优势,以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而备受青睐。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以使用多媒体为时髦和荣耀,不考虑教学内容、师生情况,一味追求,这就有点过犹不及了。语文学习,就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诱导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诵读品味,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而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实在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缺乏多种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况且,很多多媒体课件基本上围绕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它的内容和程序就被死死地固定下来,课堂上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演示,教师在课堂中大多扮演“放映者”或“解说员”的角色。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上课时只能按课件流程和教师的思路学习,失去了灵活性和机动性,这显然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缺少双边情感交流,缺少思维想象的时空。因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等于惟信息技术而独尊,它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万能的手段。
    二、强调自主讨论学习≠可以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案例]: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孔乙己》,讨论体会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节和课文的主题。学生从自己的好奇心出发,更多关注的是孔乙己的嗜酒,关注孔乙己的言谈举止等表面的问题。半节课下来,什么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等内容涉及很少,学生理解不够到位。

[思考]: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部分教师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课堂上放任自流,没有做到收放有度。抛出问题后,任由学生争论不休。学生或抓住细枝末节,东拉西扯;或高谈阔论,不辨本质;或就事论事,流于浮表,致使讨论肤浅,不能取得应有的实效。

其实,小组讨论整个过程和实效性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方面的原因,小组讨论有时往往热闹外显而实质缺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引导作用。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时,教师不能等待、观望,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当中,和学生平等相待,可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供小组内磋商、协调、参考,或了解讨论的进程,及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思维素材和深化题旨的信息,帮助学生挖掘讨论的深度。如一位教师教学《孔乙己》,先引导学生讨论小说的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学生深入文本,找出依据,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接着,教师抛出下一个问题:孔乙己为什么会死?引导学生探讨文本的题旨。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这位教师自始至终深人各个小组,密切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第三个问题:你对孔乙己这个人是否同情、怨恨?为什么?这三个问题,如行云流水,由表及里,具有序列性和梯度性,促使学生抓住研讨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文本深层次的内涵。

可见自主讨论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而且要巧妙引导,及时调控,使讨论逐渐深入。强调自主讨论学习不等于可以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完美的课程实施应该是让教师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三、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可以忽略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案例]:一教师在上《故乡》一课时,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看法。遵照教师要别出心裁、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学生冥思苦想,思维的翅膀渐渐伸展开来。有的说到了“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有的谈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压迫,而一学生另辟蹊径,语出惊人:“闺土养了6个孩子,生活困苦,看来真的要实行计划生育……”对此,这位教师大加赞赏:“看法与众不同,很有创见。”

    [思考]:过去的课程教学,教师权威性体现特别明显,学生不得越教材、越教师一步,教师的统一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新课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醒教师让学生积极动脑,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教师对学生的标新立异赞不绝口,对所有的答案都点头称是,而且还把此看作是对学生的鼓励,觉得对学生的

肯定就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案例中学生由《故乡》感悟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即是如此,但这让人感到茫然,感到疑惑。

在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离经叛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思维的开放,也是语文的解放,但是“离经叛道”不等于游离语文课的宗旨,脱离语文课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对于语文课堂上种种大胆的猜测和尝试,教师不能一概肯定,因为有的可能是违背文本价值的独特体验,教师如果一味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对学生的错误体验也不作评判,不加引导,那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