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诗句——《河阳桥送别》

  《河阳桥送别》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河阳桥送别》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河阳桥送别》原文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⑵。

  若傍阑干千里望⑶,北风驱马雨萧萧。

  《河阳桥送别》注释

  ⑴河阳桥:唐代由洛阳去黄河以北必须经过的一座浮桥。

  ⑵晋国:指今山西一带,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

  ⑶阑干:即栏杆。

  《河阳桥送别》译文

  滚滚黄河从千里之外奔涌而来,宽阔的江面上架有河阳浮桥;在此送别友人到遥远的晋国故里去,路途一直延伸到茫茫的远方。倚着栏杆,遥望千里之外的友人所住之地,但见北风萧萧,雨声淅沥,吹打着载着友人远去的马儿。

  《河阳桥送别》赏析

  此诗写出了在河阳桥上这个特殊的环境中送别友人远去的情景。前二句:“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起句写题之“河阳桥”,次句写题之“送别”。起句由远及近,景象由线变点。黄河由遥远的地方缓缓流来,流到这河阳桥。黄河是一条线,河阳桥是一个点。诗人送友人回归山西故里,故称“晋国归人”,这是点,也是近景。而友人所经之路,伸向远方,这又是线,也是远景。一个“遥”字,可以想象诗人送别友人,友人渐行渐远,渐变模糊,消失在天边,而诗人却久久不忍回去的情景,依依离别之情,溢于言外。

  后二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紧承次句“遥”字而写。傍着栏杆,遥望友人远去千里,这是具体写送别的场景。“千里”与“遥”,正好呼应。前句着一个“若”字,则使语气显得更加婉转。末句乃是诗人“望”中所见之景。“北风驱马”,是视觉;“雨萧萧”,则是视觉兼听觉。友人北去,其马为北风所驱。一个“驱”字,写出了诗人不忍友人别去而友人终将别去的内心苦痛。而此时又下起了萧萧淫雨,风雨声夹杂一片,更让人思绪万千,怅然落寞。静默的诗境至此陡然变得喧嚣,使人顿感心绪烦乱,余味不尽。

  全诗四句,每句分别是一幅独立的画面,四句又共同组成了一幅“浮桥送别图”。全篇言辞简淡,妍丽苍莽,婉转蕴藉,浑然天成,没有一字言情,却在萧疏淡雅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回荡着一抹浓浓的朋友真情,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河阳桥送别》作者简介

  柳中庸,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为柳宗元族人。曾授洪州户曹,不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和李端为诗友。今存诗仅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