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取题写作技巧:“__而知之”难写

2017-09-10

  高考作文取题写作技巧:“__而知之”难写

  高考第二天,大陆各省份高考作文题悉数曝光,新华社驻台记者邀请中国台湾资深语文老师和大学生加入点评。北京卷的《爱迪生》、广东卷的《捐助》获得一致好评。

  中国台湾资深语文教育专家林圣杰曾参加过多次中国台湾“大考”(类似大陆高考)语文阅卷。他说,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的题目是一个很有趣、充满科幻意味的假设性证明。

  “这个命题穿越时空想象,让我不禁想起苏轼在《永遇乐》词中末尾所感叹的‘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他说,手机可以打破空间距离,却不能打破时间距离。这个题目却探讨过去人回到现在时空,这会否是未来科技实现的方向?

  台南成功高中语文老师范晓雯说,北京卷探讨科学与人文思维,格外“吸睛”。浅层而言,学生必定有自己对科技的看法;若能更深入将人文与科学相结合,表达享受科技,但更重视生命的态度,境界必大大有别。

  广东卷“以捐助为题作文”命题在慈善事业发达的中国台湾也颇受关注。林圣杰说,这契合当下社会对慈善讨论的热点。中国台湾慈善团体主张捐助要有“无所求”的精神,捐助者和被捐助者没有“高低上下,施舍和被施舍”之分。大陆的慈善事业起步不久,对于慈善精神和施受双方关系的讨论,是非常有趣的选题。

  中国台湾慈济中学高三语文老师卓锦钰说,“捐助”一题,让他想起《孟子》里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中国台湾推崇“慈悲也要有智慧”,这个命题见微知著,非常耐人寻味。

  “捐助是中国台湾社会很普遍的现象,比较好入手写。”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三学生朱照轩说,最喜欢广东卷,和中国台湾作文命题风格有点相似,都是两个字或四个字要求写一篇作文。

  受访的中国台湾师生认为江西卷的“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四川卷的“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很难写。前者是因为中国台湾不流行“奥数”,许多人甚至问“那是什么?”

  卓锦钰表示,“平衡的生活”是一个关乎中国人“中庸理念”的“大哉问”,以学生的经历很难写深刻。同样让中国台湾同学可能不知所云的是天津卷“以‘___而知之’为题,写一篇文章”,没有和现代生活的材料结合起来,题目留的空间太大,反而会变成很难入手。

  福建虽然与中国台湾一水之隔,但根据顾城诗题材改编的作文命题却也不受中国台湾学生青睐。中国台湾戏曲学院学生吕罗苓说:“太难了,不够生活化,不容易切入。”

  不过,这题目却获得了曾是作家的中国台湾文化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龙应台欣赏。

  “咦,这个命题不错啊,”她在受访时说,“这首诗反映了顾城当时创作的心境。我们都希望得到更大的自由空间,但又好像变成了一个分子飘在空中,希望扎根土地。就好像学生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可一旦挣脱了束缚又会觉得害怕”。

  对于两岸“高考”作文命题风格取向的异同,中国台湾师生也各有看法。朱照轩表示,考大学前曾在题库里找过大陆高考作文题练手,总体感觉比中国台湾难。大陆作文题目更抽象,要思考清楚才能下笔;中国台湾比较强调活用课堂教的写作技巧,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卓锦钰表示,两岸的高考作文题目早期都比较八股,现在都开始趋向生动活泼,照顾对人生价值的思索和批评。不过大陆因为地域广阔,还是能看出不同地区特色。

  林圣杰说,感觉大陆高考作文近年来较少用古文命题。中国台湾还是隔几年出一道古典文学命题。不过中国台湾的命题本地化、市民化的成分比较多,全球视野较为狭窄。他说:“大陆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有深度和广度,关注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和哲学思索,我觉得这是积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