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
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 | 馎饦:汤饼。如果没有米面,最灵巧的媳妇也做不出饭食来。比喻缺乏必要的条件,事情不可能做到 |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 镒:古代重量单位,1镒=20两;裘:皮衣。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腋下白毛制成。比喻治理国家需要众多贤才的力量 |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 指如果没有自己人从中捣鬼就不会引来外人捣乱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豫:通“预”,事先准备。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 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 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 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 |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 | 〖释义〗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 | 〖释义〗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 | 〖释义〗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 | 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 |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