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 |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
止戈散马 | 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
偃旗息鼓 |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
浴血奋战 | 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
异军突起 | 异军:另外一支军队。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 |
掩旗息鼓 |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
兴师问罪 | 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
血流成河 |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
血流漂杵 | 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 |
兴师动众 | 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休牛散马 | 见“休牛归马”。 |
师出无名 |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
尸横遍野 | 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
师直为壮 | 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
师出有名 |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
戎马倥偬 |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
枪林弹雨 |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
穷兵黩武 |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
炮火连天 |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
南征北战 |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
南征北讨 | 见“南征北伐”。 |
马革裹尸 |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
马放南山 |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
劳师动众 | 劳:疲劳,辛苦;师、众:军队;动:出动,动员。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指动用很多人力。 |
狼烟四起 |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
粮尽援绝 | 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
连天烽火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
两鼠斗穴 | 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
解甲休兵 | 见“解甲休士”。 |
卷旗息鼓 | 犹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
攻城略地 | 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
孤军奋战 | 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烽火连天 | 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
奉辞伐罪 | 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
黩武穷兵 | 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
大敌当前 | 面对着强敌。形容形势严峻。 |
大动干戈 |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
刀光剑影 | 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
东征西讨 |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
短兵相接 |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
东讨西征 | 同“东征西讨”。 |
兵临城下 |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按甲寝兵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按兵束甲 |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