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赠言——做人、做事、做学问

2017-06-10

  大学生毕业赠言——做人、做事、做学问

  亲爱的各位学弟学妹:

  大家好,我是xx大学x班的,作为本科毕业的学长,在此将自己大学本科期间的个人感悟与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从进入大学校园开始,我便和各位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甚至陌生的语言,这里失去了往日校园的那丝沉寂却多了一丝喧嚣,与自己曾经憧憬的象牙塔有一定的差距,为此稍显失落。但是,慢慢的明白了:在这里,我将经历青年时期最美好的四年,没有社会的勾心斗角,也没有工作的夙兴夜寐。这儿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跳板,个人的积累则决定了起跳的高度,所以四年的大学生活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呆的时间长了,接触的人和事多了,感悟也就慢慢的多了,其实读大学无非三件事:学做人、学做事、做学问,很简单的九个字却需要我们付出很多,要求我们做到勤学、笃思、善行。

  作为大学生,我们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然而每个人的成长方式是不同的,在这个思想转型的时期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要经常和自己的师长交流,确保自己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作为学生干部,我则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校生活中尽量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对于各种活动只要有时间都要参与,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因为这是我的母校,是培养我的地方,这里记载着我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是我走向成熟的地方。

  中学时老师曾一再教育我“先做人,后做事”,或许是因为当初年少无知,没有领会到这句话的内涵,如今离家在外时间越长感触越深。从第一次踏进校门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记得当初还在为周围的一切而苦恼:那陌生的环境,那令人头疼的方言,还有那让人头晕课程。如今我已能顺利的适应周围的一切,这一融入的过程使我深深的感悟到集体和师友的重要性,他们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使我慢慢成熟,因为他们,我收获颇丰,原来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莫大的财富,原来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宝贵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做到“静坐先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用自己的真诚去结交每一个朋友,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每一位同学,心怀坦荡,与人为善。就这样,自己慢慢的学会了舍得,现在看来舍去的那些全是幼稚和冲动,得到的是尊重和友情。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但是我们仍然是一名学生,学习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习的同时我们更要讲究良好的学习方法。大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性、专业性,在这里没有了往日老师严厉的要求与频繁的敦促,这里主张我们自由发展、张扬个性,然而就在这时大多数人却出现了迷茫、堕落的现象,尤其是大一新生: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谋职的焦虑,有的只是大把的空余时间,因此我们应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一个良好的规划,为自己建立明确的目标。

  当初新入校两个月后,我发现大学课堂原来是这样的:课堂知识容量大,习题不再有标准答案,例题不再逐个讲解,起初我还在为这种状况苦恼,后来慢慢的意识到:这正是培养我们自主学习和发散性、独创性思维的好机会,答案是用来参考的而不是用来做模板的,如果一味地参考固定答案和他人见解将注定我们永远是“执行者”,用自己的行动执行他人思路,因此限制了我们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学习中我们应更多的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应学会与他人交流、讨论,在拥有自己见解的基础上去和他人交流心得,取长补短,激发自己的思维、扩展自己的视野。

  还记得刚刚入学时曾为了“四处奔波”寻找自习室而抱怨,抱怨学校的设施不够齐全,体制不够健全,然而在经历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后才意识到:在这个缺少压力和约束的环境下我们不在是去上课,而是“被上课”,课上认真听讲的人越来越少,玩手机、睡觉、聊天的人越来越多,经常更换教室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这种不良现状,因为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努力适应,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同学堕落的速度,同时更换教室的过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的压力、舒缓我们的心情,提高了下一堂课的课堂效率。因此,对于建立固定自习室这一问题,个人认为不是很好,因为长时间处在相同的环境中会使我们因缺少斗志与压力而变得懒散,而陌生的环境会约束我们的个人行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

  行,而后知。对于大学期间举办的各类性质的活动,我则尽量参与,尤其是在科技竞赛方面。起初我只抱着一个观念“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有机会就要好好玩一把”,在参与了多项各种性质的竞赛后,我结交了拥有各种专长的朋友,并且在参与的同时会增长我的见识,丰富我的视野,增强了我规划时间应用的能力。然而身边的多数同学在面临大多数的活动时往往会表现出两种状态:第一种,“我能行吗?”;第二种:积极报名参加,然后“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或“差不多就行了”。然而往往是这两种情况导致了我们的失败,使我们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没有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遇到各种问题要敢于尝试,既不能畏手畏脚丧失机遇,又不能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关于科技竞赛方面给予诸位几点建议:

  1、尽量跨专业、跨院系组建良好的团队,选取合适的队友,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

  2、队友之间频繁交流、督促、鼓励,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3、确定指导教师,并经常与其交流心得;

  4、对自身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有始有终。

  作为工科生,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在语言类学习方面出现了问题:学习效率低、成绩差、缺少兴趣,然而这种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因为人与人的交往主要靠语言,有着良好的交际能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是我们融入社会和走向成功的强有力的保证,并且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英语等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语言学习尤其是外语方面我则不遗余力,抓住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对于表达能力的培养,我经常组织、参加各类思辨类竞赛和其他社交活动,通过实际的交往来锻炼自己。至于在外语学习方面,对于新生来说应首先适应大学英语授课方式,课堂学习的不再只是单纯的词汇和语法,更多的侧重通篇结构与逻辑的理解。在外语等级考试方面应注意到:四六级试题与初、高中英语考试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题型的设置还是考试时间的规划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扰,对此我们应加强对此类试题的模拟,熟悉考试类型,此外还应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的积累词汇量、练习听说能力。语言类的学习不是能够凭借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达到的,这需要我们长期积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对自己平时各时间段学习效率的分析、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个人认为,清晨和晚上睡觉前的记忆力较强)。

  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做任何事情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前瞻性,学习、比赛和其他各类活动只是我们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不论成败我们都会从中收获良多。我们更多的应该总结各种经验,以此来锻炼能力、增长见闻、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阅历。

  三年多下来最大的感悟就是:学校里的那些所谓的“天才、人才、鬼才”实在太多了,在这个你追我赶的社会中,不进步就等于后退,或许你曾是高中里的“瑰宝”,但在这个平台更大的象牙塔里很难让人一开始就发现你夺目的光彩。“尽显己所能,励志要发奋”,有能力就要通过合理的途径表现出来,既然有志就要好好炫一把青春,因为我们还年轻,社会还会给与我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希望各位在大学生活中永远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骄不躁,做到问心无愧。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学业有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