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教师工作总结:无悔的选择

  自9月份回我的母校—支教中学支教以来,在校长、恩师的关心和帮助下,支教工作已顺利地走过一个学期的时间,现我将这半年的支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通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有关文件精神,我认识到支教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思想认识提高了,从而牢固树立“公平教育、均衡教育、优质教育、和谐教育”的理念,始终以高涨的工作热情、顽强的拼搏精神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

  二、主动融入,快速转换角色。

  来到支教中学后,学校分配我主教初一英语和班主任工作,附带上地理、美术等一些副课。因为自己是教书的门外汉,所以为了快些进入角色,我努力学习如何安排课时、如何备课、布置作业等技巧。在逐步熟悉教学的基础上,我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在日常教学中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对分层教学,趣味课堂,积极鼓励,重点关注等等。经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成绩稳中有升。成绩提高了,同学们逐渐变得自信,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三、以身作则,做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支教期间,我了解到支教中学除了在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相对不足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教学的信息相对匮乏,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及时收集外面的教育信息用于在实践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报到第一天,在获知所教班级后,我就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参,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深入细致备课。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树立主人公的意识。

  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支教中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支教中学”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就不自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个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容易接近!”听教师们说出这样的话,每次我都是会心地微笑着,打心眼里我为自己能够被教师们接受、理解而高兴,为自己能够融入支教中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五、关心学生,奉献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在所教学生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再现教师的风采,精彩的讲述,循循的诱导,积极地鼓励,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按“四精四必”处理好学生作业,并对潜能生进行重点辅导,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并理解消化了才肯罢休。工作中,我发挥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教学精神,很快便与学生、家长、校领导和老师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我还非常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能够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嘘寒问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这一实际情况,经常推荐经典名著给他们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外知识储备量。

  为着我所追求的理想,从走上支教小学讲台那一天起,我早已决定,奉献给学生的,除了知识汗水,还有无私的爱。初来时,发现这里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上进心与自觉性很差,与城镇的孩子存在较大的差距,可以说,态度与习惯不好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祸根。为此,我确定了我此行的育人目标:帮助改变习惯,为学生的成才尽一己勉力。经常性地找学生谈话以勉励,告知学生“习惯影响终身,态度决定一切”;在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比拼活动,激发学生们彼此竞争的积极性(但绝不以成绩作为唯一准绳);以身示范,意在潜移默化;花出大量的时间备出课堂的优化教学,争取对学生进行第一线的学习指导……虽然,并不能以此来改变所有学生的现状,但我绝不会放弃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我有理由将“爱”延续,因为我深知,“教育是一种等待”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