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为载体和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学校文体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原则

  1、坚持教育性、艺术性、健身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寓艺于乐。

  2、坚持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全体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和人类多少选择好课外文体活动的项目。形成人人参与课外文体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的课外文体活动新局面。

  4、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环境和氛围。

  5、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6、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排斥利于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

  三、实施目标与方法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在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要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增强课外文体活动的吸引力,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活动的需求。

  1、活动时间:保证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每天安排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每周安排2~3课时的文体活动。

  2、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锻炼。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组织和区别不同情况,并能发挥文体骨干的作用。还有一种是校级的兴趣活动,为上级各类竞赛输送特长人才。

  (1)落实“三项规定”课外活动

  苏州市教育局下发了《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通知》,明确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还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活动。规定小学每天下午3:20以后,学校必须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