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实习心得

2021-02-20

  实验室的实习是对学生潜能的有效发挥,这种作用发挥得当,将可分担实验室的部分工作,所以正确有效的指导将起到重要作用。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室实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实验室实习心得篇一

  在XX年大三下学期落下帷幕之际,我通过网络应聘了扬州迅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助理一职,并于7月6日正式到岗实习。

  扬州迅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绿色化工科技的开发应用和原料药物合成的工艺研究的公司。目前已和扬州地方知名化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进行实际生产中的绿色工艺改造。公司创始人黄先生,瑞士有机合成博士,具有20xx年左右的合成研究经验,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广泛的科技人脉。

  我实习期间的主要职责是辅助研发工程师进行项目研发,并能较独立地完成一定的实验任务,能进行实验室化学品采购归库管理和实验室日常事务管理。早上9点上班,午餐在扬州化工管委会就餐,晚上根据实验室的项目反应情况,6点左右下班,拥有双休。

  实习期间,我在有机合成方面学到了很多,懂得了拿到一个项目该如何开展,实验装置该如何搭建,实验人员该怎么安排,后处理该怎么有效处理,以及以外情况该怎么减免,最后尽可能得到较高的产率。这无疑为我日后走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这一切的一切,我要真诚的感谢黄博士和徐硕,也就是我实习期间的老板,是他们教会我这么多,耐心的指导和细心的指点。另外,我深刻的意识到,在校期间书本理论知识的肤浅学习,远不及这为期不到两个月的实战演练,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所缺,也体会到了自己的所需。在这最后的大四学习期间,我要抓住重点,加速充电,努力提高,使自己进步更快!

  最后,我于8月23日向公司辞职,工作期限2个月,有效工作日36天,拿取工资保密,最后衷心的感谢我的老板黄博士,以及实验室的徐工,小解,小宋,小蔡,小庞等同事,感谢他们在我实习期间对我的照顾。

实验室实习心得篇二

  从12月末进入实验室以来到现在,我概括为第一阶段,感觉上是比较合适的。今天要去把细胞从-70度冰箱转移到液氮中,然后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大概年初四左右pandamumu姐姐又要来学校了,显然我也必然会在她来学校之后三四天内回来。

  为什么我心血来潮想写这么些东西呢?因为,我在我们年级里算比较早进入实验室的,纵向对比、大二寒假进入也是很早的了。我的同年级的朋友对“进入实验室”还了解得不多,“仰视”的同学经常会问:“你最近在研究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奇怪的现象了吗?”“俯视”的同学经常会问:“你今天又洗了多少管子啊?”“杀老鼠好玩吗?”

  笼统地回答一下:如果一个人进了实验室第一个月内就有自己的课题,然后就开始开始着手研究并且有所发现了,那是大牛人;当然,进实验室以后也不能甘心就学洗管子、杀老鼠,很多东西都是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学会的,比如“实验室文化”、哥哥姐姐们项目的具体进展和你可以往哪些方向设计自己的课题、甚至每一种细胞的伺候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代要养好有什么经验……不了解这些知识,自己设计project会很空泛、很不具有科学性,甚至只是变相的“简单重复”。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sjtu的人建议刚进实验的小朋友要注意的东西,我看后的确觉得很无聊,似乎是人人皆知的。比如他说“要多讨教师兄师姐的经验”,废话,哪有先自己摸索经验的人嘛!再比如他说“不要把所有时间花在实验台上,要学会查阅文献”,废话,实验资源有限,你想一直花在实验台上也不现实。

  我还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谈谈我的体会。有些套话比如细心、踏实,没什么好多说的。

  第一是要胆大。刚学习养细胞的时候,一直害怕染菌、加错药……然后pandamumu姐姐还在边上监工,我反而做得很慢,有时拿枪的手也会抖的,然后加完一样,想了半天,才放心。后来才发现,其实操作规范的话是不大可能染菌的,做的时候胆子越是大、动作越是快,效果越好。比如消化完的细胞,就是要靠快速的吹打、吸取,才能保证转移的量尽量多。一般而言,桌上一共也就几管子的溶液,不大可能加错药的。

  第二,是要为自己留好后路。比如,师姐的做法,消化完后随手把瓶子扔到废液缸里,我也这么做了。可是今天我这样做完以后发现消化下的细胞并不多,而把瓶子拿到显微镜下一看才发现细胞仍然贴在壁上。但是显然,瓶子已经和废止废液在一起呆过了,里边的细胞是不能继续保存的了。如果我当初用完的瓶子仍然放在无菌台上,那么就不会出现如此的麻烦了。消化下的细胞不多,必然下一次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养,而且已经养成的那批就浪费了,感觉很可惜。

  第三,是要把所有的想法全部想周到。比如这次消化得不好,其实在前一次就已经有征兆了,可是我一直感觉是操作上的疏忽,而不认为是材料的问题。不过,我其实应该可以分析出来,胰酶忽冷忽热用过很多次,很有可能是失效的。所以就应该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但是那时没有仔细想过,第二次的时候由于一直误以为是操作上的问题,因而操作更加周到,可是那显然是无济于事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