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概述

知识要点:

现代文阅读指中学生学习现代文章,理解现代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等方面的阅读。现代文阅读能力由阅读、理解、分析现代文章能力构成。现代文阅读的测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领会现代文词句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整体感知选文(或选段)的大概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4、了解文章的一般写作特点。

阅读记叙文,通过把握记叙的顺序和线索,懂得文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弄清记叙文的顺序和人称,掌握文章的结构;通过分析叙述和描写,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研究议论和抒情,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一般说明文的能力,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能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可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辨析文段中的中心句。

3、分析说明对象(特征或规律)或说明中心。

4、辨析和掌握三种主要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5、辨析和掌握举例子、列数字、列图表、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等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

6、分析记叙、说明、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应用及其作用。

阅读议论文要掌握有关议论文的以下基本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

2、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证等。

4、驳论方法:驳论点、驳论证、驳论据。

5、议论文结构:引论、本论和结论。

中学生现代文阅读主要培养以下能力。

1、正确区分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2、明确的把握选文或选段的论点。

3、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分析内在的联系。

4、辨明论证方式(立论或驳论)

5、分析论证方法

6、分清反驳方法。

7、分析议论结构。

8、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体会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第二节记叙文阅读

一、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人、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记叙文的分类

A从写作的内容与方式来看,记叙文可以分为简单记叙文和复杂记叙文。简单记叙文就是线索比较单一,事情比较简单。复杂记叙文线索较曲折,事件比较复杂。

B、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的主题。

叙事类的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和结果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的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情况下,记叙文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但有些时候,记叙的某些要素可以省去一些,因为这些要素不需作者交待读者就明白。掌握记叙的要素,可以较好的掌握全文,分析和课文的中心思想,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在记叙文的六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成记叙文的主要内容。这部分要重点写,写具体,写充实,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记叙文的顺序:

记叙文的顺序有三种:顺叙、插叙、倒叙。顺序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先后顺序来写,这是最常用的记叙顺序。如《挺进报》

倒叙:把后发生的情节提前叙述介绍,再叙述先发生的情节的叙述方法。

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有关情节,再回到原来的记叙顺序中。

5、文章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阅读记叙文,要清楚地掌握记叙文的内容。除了搞清记叙的要素和顺序外,还要进一步理清文章的线索。找到了线索就抓住了关键,便于驾驭全文。文章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①以物为线索。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以衬衫为线索,《记一辆纺车》以纺车为线索,《枣核》以枣核为线索。

②以事为线索。如《故乡》以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线索。

③以人物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写从不喜欢蜜蜂到喜欢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有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藤野先生》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互交往,暗线是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身分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 ,很多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藤野先生》、《竞选州长》等。但在阅读时要注意第一人称的“我”有些是作者本人,写的真人真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藤野先生》。而有些作品文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郞士,《竞选州长》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阅读要特别注意。第三人称写法不受限制,较开阔充分,使用第一、第三人称各有特点。

有些文章人称转换较多,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使用三种人称,要仔细体会转换的技巧。

6、记叙的中心和材料:

记叙的中心就是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景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中心的建立要有足够的材料作基础,材料要为中心服务,材料要典型,新颖,有代表性,能很好的为中心服务。

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做到深入“三分析”:

a分析人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品质。如分析《变色龙》一课时,要抓住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生活的沙俄社会,联系他处理狗咬人事件的多变,分析他媚上欺下的沙皇走狗形象。

B分析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揭示人物性格,如《孔乙己》中写长衫客与短衣帮的不同对比,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对立,提示了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性。

C分析文学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

②以事为主的记叙文,要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也要做到三分析:

a分析记叙的要素

b分析事件

c分析事件中的人物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是除了以记叙为主以外,还要运用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各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有不同的作用。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的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枯燥。

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如《故乡》中对喂鸡工具“狗气杀”的说明,对闰土要的草木灰的说明,文字一般简明扼要。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的评论,点明记叙的意义,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开头,结尾及中间叙事后的议论文字。议论中有的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有的则集中几段文字进行。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和议论的过程中抒情。

8、记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重点是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及景物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交代背影,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景物描写,“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点出该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和天气的酷热,“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使读者似乎亲临“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情景。为了突出天气的酷热,作者描绘了那天街上的情形:“街上的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垂着”,写出烈日下柳树的特征,又写“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接着写狗、骡马和人的反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接下来写“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祥子拉车时天气酷热的气氛,表现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社会环境的描写,如《变色龙》一文的开头:“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段描写深刻地揭示了沙皇残暴统治下的黑暗和萧条,写出了奥楚蔑洛夫这一沙皇走狗的社会生活环境,写出了人物的阶级和社会根源。

9、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中的人物,是根据生活创造出来的,和真人真事不同。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以某一真人为模特,把其他相似的人和物集中到他身上;另一种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小说塑造人物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一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塑造人物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写;既可以与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描写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也可以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的情节结构,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三、记叙文阅读中的几个问题。

(一)要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

1、分析文章题目

透过文章题目分析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如《变色龙》这一题目就点出了奥楚蔑洛夫这一沙皇走狗的善变的特征。

2、分析文章的开头

很多文章都是开篇点题,因此分析文章的开篇,对分析中心作用很大,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开头。

3、分析文章的结尾:

许多文章篇末点题,注意分析收篇的语段,往往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意思。

4、分析文章的议论:

抒情性段落或句子、记叙文中的议论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分析,抓住这个“睛”来总结出中心思想。

5、分析文章的写作背影和写作意图。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方法,通常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后一部分概括的思想意义。一般的表达方式是:

本文记叙(描述、描写)了……,表现了(反映、歌颂、赞颂)、……的思想(精神、品质)……表达(抒发)了…·…

在写批判、揭露一类时,格式往往是:

通过……揭露了(批判、抨击、斥责)……

(二)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方法:

划分段落方法:

1、按时间和情节发展变化来分

如:鲁迅的《故乡》,全文有三个发展阶段,即“回故乡”、“在故乡”、和“离故乡”,可以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2、按照地点的转换来分: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主要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就按地点把全文分为两大部分。

3、按照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划分层次结构的方法:

篇由段组成,段由句子组成,一个自然段可能包括几个层次,划分层次结构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看这个自然段内有几个句子,然后看哪几个句子是讲同一个内容的,讲同一内容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并前后连贯的一个句子,跟前后各句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那么这个句子就可以自成一个层次。如下面一段文字: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经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经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的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段文字选自《白杨礼赞》,本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从开头到“笔直的枝”,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第二层从“它的干”到“淡青色”,具体从干、枝、叶、皮几方面写出的白杨树的形象美;第三层从“这是”到最后,赞美了白杨树的气质和战斗风格。

(三)怎样概括段意:

要准确地概括段意,首先要抓住全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炼精彩而又能体现中心的一两处语句。中心句多在段首和段末,也有个别在段中,有些段没有中心句,需要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概括段意的方法有两种:

①    摘句法:

有中心句的摘出本段的中心句。如:《回忆我的母亲》开头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我家是佃农”即为该段段意。

②归纳概括法:没有中心句的篇章,可用此法。一个段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可把若干个层次的意义结合起来得出段意,此法也叫兼容并蓄法。

(四)如何正确理解记叙文跌关键词语:

关键词指的是在语境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理解关键词语要联系语境,也就是要紧密联系上下文,不能单独地只看一句话,要对上下文进行综合了解才能准确地理解关键词语。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住文章中心思想来考虑如何解答。理解语句中带点的词语是初中语文的重点和难点,要防止答题时不得要领或不着边际。

 常见题型:1、体会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2、体会加点词能否被别的词替换。

           3、体会加点的词语位置能否调换。

           4、体会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

 

 

第三节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文知识:

1、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等,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故宫博物院》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都是介绍建筑的,但是两事物的特征不同。故宫是古代君王的活动中心,它的设计就处处反映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特点,而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抓好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顺序:

要安排好写作顺序,说明顺序一般用以下几种:

①时间顺序:时间先后

②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

③逻辑顺序:

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5、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

三、阅读分析说明文需掌握的有关知识:

1、明确说明文概念:

2、要注意看课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如果是逻辑顺序是哪一种。

3、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要判断准确,对它们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4、要重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平实。

5、掌握阅读分析说明文的一些方法:

   ①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类别: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说明对象有的可以从文章标题看出,如《松鼠》、《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说明事物的,属事物说明文,而《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是说明事理的,属事理说明文。

   ②如何说明对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