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暨南大学附中   林佳

1.      教材分析

1.1 对教材认识  学生已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但对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处理并不清楚。通过本节的观察、探研和思考,使学生弄清气体在肺内的交换过程及意义,最终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各种呼吸运动。

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认识呼吸运动的过程及原理。

                        2. 掌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及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探研能力及运用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能力。

                        2.提高合作、沟通等能力。

              情感目标:1.关注呼吸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关注环境中空气质量的自觉性。

1.3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呼吸运动的过程、原理及意义。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难点:呼吸运动的原理。

1.4 课前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模拟膈肌模型、石灰水、等。

             学生用具:软尺等。

1.5   教学方法:观察、探研、讨论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                               

高学生生物素养,并将情感态度与能力培养渗透于过程中。

2.  教学过程:

2.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呼吸道如何对空气进行处理。2)为什么

呼吸道要对空气进行处理?对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不一致,教师借此导

入本节主题。

2.2  创设情景、主动探研

2.2.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达到理解人为什么要呼吸?

为什么会呼吸?呼吸的结果是什么 ?

首先让学生自主体会深吸气和呼气二过程中,胸部的变化。当学生感觉到这

种变化时,再让学生二人一组测量胸围,算胸围差,验证胸部在呼吸气中容积的变化。

表1     让学生根据下表进行探究,并注意记录思考。

测量胸围差方法

记录

思考

拓展

1.       受测者身体自然站立。

2.       软尺围绕受测者胸廓,软尺下于胸前与乳头上平齐,背侧于两肩胛骨理角处。

吸气:      

呼气:      

胸围差:      

1.呼气、呼气时胸围各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又有什么意义?

3.不同人胸围差一样吗?为什么?

4.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为什么?

1.胸围差大、小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2.同一个人深呼吸和浅呼吸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3.有没有什么方法可提高胸围差?

通过上述探究,思考和讨论、汇报,让学生在明确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得出

胸廓的变化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造成的。教师进一步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在此基础上,教师演示“模拟膈肌的运动”,让学生思考胸廓扩张和收缩的结果会引起什么现象?从而解决“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2.2.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请二位同学演示“呼、吸的气体对石灰水的影响”

的实验,其它同学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下表:

          表2    根据观察现象记录并思考

操  作

现  象

思  考

拓  展

甲:石灰水+ 空气

 

甲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这种差异是如何造成的?为什么?

乙:石灰水+呼出气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然后组织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课本资料分析中所提供的“气体成分”进

行比较,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较多的结论。并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肺

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及适应这种功能的结构特点”。

2.4 总结: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呼吸运动的形成及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原理、过程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