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1
《金色的鱼钩》课文讲的是一位四十岁的老班长无微不至地照顾好三个病号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
最使人感动的是他千方百计地给三位病号吃上鲜美的鱼汤,自己却不吃。病号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起来,老班长的身体却一天天瘦下去。当我读到老班长在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时,我的眼泪便簌簌地掉下来。多好的同志,多好的战友,多好的长者啊!
老班长处处为别人着想,处处为别人着急!为了让病号增加营养,白天,老班长找鱼饵,钓鱼:晚上,眼睛不好使,还用手摸野菜。钓到了鱼,就钓到了希望;摸到了野菜,就摸到了可怕草地的边。
老班长,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你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你对工作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永远值得我学习。
老班长,你是我前进的丰碑。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2
今天,我怀着尊重的心情,读完了《金色的鱼钩》,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是这样的: 1935 年秋天,三个战士病得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别说好吃得有营养的东西给伤病员吃了,能填饱肚子的食物都没有了,班长只能去找食物,找野菜,找草根。一天,班长钓到了一条鱼,做成了鱼汤。从此班长总是端着鱼汤给小队员吃,可他却没吃一点鱼,只是吃草根。最后班长在一次外出找食物时,饿死在野外。
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吃剩的鱼骨头。”我想到了自己,有了好吃,我把好吃的都吃完了,只留三分之一的给妈妈吃。我和老班长真是天镶之别。
我要做个像老班长那样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3
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令我感触很深,我也很佩服这位老班长的所做所为。
老班长在一路上一直照顾三个党员,食物不够了,去挖野菜,可是野菜也吃不饱呀!无意中他发现了一个池塘,里面有鱼,老班长便自己每天来钓鱼,给三个党员吃,他自己却嚼三个党员吃剩下的鱼骨头,还有自己挖的草根,读到这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啊!
我心想:老班长这种品质应该是什么呢?……哦!对,就是舍己为人的这种品质。
读到老班长死去时,我心里还有一点悲伤。老班长的鱼钩,并不是金色的,但是它的品质照耀到了鱼钩上,所以鱼钩是金色的!
舍己为人的这种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因为它感动了我!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4
我读了《金色的鱼钩》一文,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1935年秋,在2万5千里的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的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他牺牲了的故事。《金色鱼钩》这个动人的故事。在记叙过草地时,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伤员;伤员吃的是鱼肉和鱼汤,老班长却偷偷的吃着鱼骨头,老班长因饥饿和过分的劳累牺牲。
老班长——这位普通的红军战士,合格的共产党员。就是用一个长满红绣鱼钩钓鱼,维持了三个战士的生命。鱼钩的故事表现出老班长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5
在我读五年级下册的时候,学了一篇课文叫《金色的鱼钩》,学完后让我深受教育。
文中的老班长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时老班长设法让三个病号吃到鱼汤,而自己却不吃……走到边缘时,老班长牺牲了。为了纪念老班长,小梁保存了金色的鱼钩。
当我读到:“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读到这体会到,红军过草地时艰难,有的时候还吃不到好的东西。而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有好吃的鱼。还加了作料。我有时还嫌这嫌那的,从来没想过爸爸妈妈的辛苦。
当我读到:“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读到这时我体会到。老班长没有捉到什么鱼。但他已经尽全力,不管有多少,只要让三位病号吃就行了。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可我吃了一点儿,觉得不好吃。可我想”如果不吃完妈妈会说我的。可这这么难吃,我吃不下呀!“于是我就把妈妈准备的早餐倒掉了。现在我对这件事感到十分内疚。红军在过草地的时候这么艰难,儿我还在这浪费粮食,真是可耻。
这篇课文,让我得到了一个深刻的启示,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6
大家一定要记住革命啊,那些坚强的革命队伍是多么好的队伍啊。是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有多少人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而不惜经受皮肉之苦,甚至失去温暖的家庭和珍贵的生命。
红军长征路两万五千里,是多么遥远的距离。而红军这支铁打的队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战胜困难。爬雪山,过草地,这支无畏无惧的队伍真切的验证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
炊事班长是一个老党员,在接受了党组织给与的任务后,认真地照顾着三个年轻的战士。他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三个人吃,自己却吃着最差的东西。为了给三个小战士改善生活,他把一根缝衣针做成鱼钩,尽管眼睛已经卡不清东西了,但是他还是坚持每天晚上钓鱼,然后摸索着拔几根野草给战士们做鱼汤。在三个小战士吃完后,他才拣起残余的鱼刺嚼一嚼忍着痛咽下去。
最终,在即将走出草地的最后时刻,严重虚弱的老班长终于倒在了草地边上。而那个鱼钩则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见证着一个老党员的无私与伟大。老班长这种舍己为人,忠于党、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必将被下一代继续发扬光大。
同学们,今天的共和国是党和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也要为中华的振兴而努力读书。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用成绩回报社会和党。
我们就像祖国的花朵,鲜艳、娇丽、多姿,我们的担子很重,肩负着家人的期盼,祖国的希望。我们要从小立志,奋发图强,将来成为栋梁之材,报效祖国。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7
朋友,你一定看过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吧!你一定对我们城市的一架架跨海大桥,宽阔的马路,青青的草地,姿态优美的雕像和我们现在的辛福生活而惊叹不已把!但你可曾想过,我们的辛福是用先辈的血换来的呀。
我们都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事情,但在其中有许多的感人故事却没有很多人知道,而正是这些无人知晓的故事才能使得我们潸然泪下。我就读过当中的一篇,名字叫《金色的鱼钩》。
在《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老班长,带着病员,过草地的感人故事。那位老班长,不顾自己的疲惫,带着伤痛到处找食物给病员吃,挖草根,煮皮带,吃野菜……不管是什么,样样都吃。但老班长他没有吃,他要留给病员吃。有一天,老班长在河边洗衣服时,看见了几条跳出水面的大红鱼,他喜出望外,忙回营地,把绣花针用火烧弯了,做成鱼钩去钓鱼,结果真的钓上来两条三寸长的小鱼,老班长把新鲜的鱼汤端给了病员,自己只吃剩下的鱼骨头,最后老班长在河边钓鱼时饿 ,光荣牺牲了……
读完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之后,我懂得,我们现在的辛福来之不易,一定要去珍惜,珍惜生活,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逝去,虚度年华。呢么,就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生活每一天!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8
一根普普通通的鱼钩,陈列在革命烈士纪念馆。在大家的眼里,它似乎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根”金色的“鱼钩竟挽救了三位战士的生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晚五千里长征中,老班长的感人故事……
《金色的鱼钩》主要讲的是: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一位快四十多岁的老班长接受指导员交给他的任务,负责照顾三个得了胃肠病的小战士。没想到老班长工作非常认真,坚决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他想方设法的给两个病号找东西吃。一次,他偶然在水里面发现了活鱼,他就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弯成了钓鱼钩。钓鱼后,做成鱼汤给三个小战士喝。由于食物的缺乏,老班长长久地忍着饥饿,不吃一点儿东西。只要是有一点儿东西,他全都把食物送到了三个小战士的嘴边。过了不久,老班长就因长期没有进食而活活地饿死了。
读后,我感慨万分,我发现我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从这篇课文中,我体会出老班长那种”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格。老班长在他为了三个小战士啃鱼骨头、嚼草根,这些东西都是很难咽下口的,但是老班长毅然地把鱼汤送给了小战士们,自己忍受着饥饿的肆虐。
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别说我们饿上十几天,就是饿上一顿两顿,都受不了了。何况在那么恶劣、艰苦的条件下,前面凶残的追兵,地下全都是沼泽,一不小心就有死亡的威胁,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走出草地,然而老班长年纪也老了,营养跟不上,一日三餐跟不上,老班长怎么有精力走出草地呢?
一次偶然的事故出现了,老班长正在为战士们寻找吃的时候,他晕倒了。战士们心急如焚,找了点儿鱼汤给老班长喝。但老班长还是决心坚定: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不行了。老班长怎么能说给他喝鱼汤是浪费呢?其实他此刻最最需要的就是这碗鱼汤,他只是不舍得喝这碗鱼汤。可见他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相信陈列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的鱼钩,能够永恒的留下来;老班长的伟大革命精神能永远的唱下去!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9
如果有人问我当你看到有人受到了伤害时,或者有人遇到困难时,你会去救他么?答案是会,因为做人都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心,但是我不觉得会,每当我碰见这种事的时候,我会默默地走开。看见别人做这种事的时候,我会在心里想:为什么要救他呢?又不会对你有用,或者你会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真是个笨蛋。的确,许多人会有这种想法,以前我也是,认为帮别人应该是有酬劳的。但是,自从我读过一篇文章后,这种想法就消失了。
今天,我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一开始我还想:为什么这上面的鱼钩是金色的呢?
这篇作文主要讲了:1935秋天,红军长征进入草地,三个同志病得很重,指导员派老班长来照顾他们,为他们做鱼汤,自己却不喝,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他们,最后三个小同志成功走出了草地,自己却饿死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十分地惭愧,老班长舍去自己的生命救了三个小同志,在我以前看来是一个笑话,而现在,却成了一个感人的事件,老班长忠于革命,关心同志,舍己为人的英雄身影成为了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老班长拥有的金子般的心灵永垂不朽。这正好解开了我的问题的纽扣。在老班长用来钓鱼的鱼钩上,闪烁着老班长金色的思想光辉,长满红锈的鱼钩成为了金色的鱼钩!
我和老班长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有一次,我到公园玩,看见一个小孩正抓着一个钢丝哭,很明显就是下不来了,我摇摇头,漫不经心的走开了,想:知道怎么上去就肯定知道怎么下来。这时,一个大哥哥把他抱了下来,我看到了,脸红了起来,飞快地跑开了。现在想起,都有些惭愧。
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心,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更美好,让我们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吧!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10
《七律。长征》这篇诗文,我们早已学习过,它讲述了红军长征的总过程。这一回,我们学习了《金色的鱼钩》这一文,让我体会到了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辛,是我有很大的感触。
《金色的鱼钩》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三个病号在一个老班长的照顾下,过草地的情景。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吃饱饭,每天为他做“鲜鱼野菜汤”,而自己却吃病号吃剩下的鱼骨头和野草根充饥,小梁曾经劝老班长吃一点鱼,但是老班长为了节约粮食,坚决不吃。直至有一天,老班长因为支持不住而倒下了,他临死前仍不肯吃,最后光荣牺牲。
我被老班长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战友的生还,他宁愿牺牲自己。多么令人感动啊!一路上,他是保姆,是上级,是勤务员,他时刻记着党交给自己的任务:无论多么辛苦也要把三个病号带出草地。为此,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如果战士们吃不饱,他就会日夜着急得合不拢眼;如果战士们不肯喝鱼汤,他就会皱紧眉头。他一路上是多么操劳啊!而我呢?在生活中,我很少关心同学,总是以“暴力”来制服他们。唉!真是越想越惭愧!
是呀,在那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它将永远闪亮在每个子孙心中!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11
这是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炊事班长牢牢记着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班长见战士们瘦下来,整夜合不拢眼;班长自己不吃东西,让给三个战友吃,自己硬咽了一些干草和战士们吃剩的鱼骨头。而最后因饥饿、疲倦过度光荣牺牲了。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亲爱的父母。有一次,我发烧了,在床上躺着,妈妈见了,习惯性地摸了一下我的额头,啊,烫!妈妈连忙背着我跑了500米,把我送到了医院,我见妈妈满头大汗,欲哭无泪。医生诊断我发烧了,需要挂瓶。妈妈送我来回跑了几趟,又加上晚上照顾我,几夜没好好睡过一个好觉,头痛的毛病也发作了。爸爸也因为要给我不时倒水、盖被子等,感冒了。他们为了我自己都生了病,多像那个负责任的老班啊!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12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我的两眼湿润了。文章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情节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文章写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所发生的一件事。主要讲了老班长为了照顾作者与另而我呢?在现外两位小同志,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
当我读到老班长千方百计地给三位病号吃上鲜美的鱼汤,自己却不吃。病号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起来,老班长的身体却一天天瘦下去。当我读到老班长在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时,我的眼泪便簌簌地掉下来。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革命需要,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要保住几位小同志。那硬梆梆的鱼刺,他是怎么咽下去的呀?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珍惜幸福时光,回想起来,可真是惭愧啊!
平时,天天吃饭,我都要在桌子下面的地上“种”上一些饭粒,尤其是一吃完米饭,饭桌上、地上,白花花的一片米粒。有的时候,我要是觉得不好吃我饭菜,就背着父母半碗半碗地倒掉。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来的不容易,粮食来的不容易,老班长吃的能和我们相比吗?他们为了我们的解放事业,历尽了艰辛,现在,我多么希望能用我碗里白花花的大米饭换过老班长手中的鱼刺啊!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13
当我读完《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时候,我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本课主要讲了一个四十岁的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同志,自己却去世了。
最感动的是老班长给三个病人吃新鲜的鱼汤,自家却吃剩下的鱼骨头。
当我读到老班长倒在草地了时,我的眼泪已经哗哗的往下掉。想起自己每次吃饭时,吃米饭总是在地上“种”几个米粒。
在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的时候总是半碗半碗的往外倒。
我现在多么想把自己白花花的大米和老班长的鱼骨头换啊!
老班长为了救人自己却牺牲了。非常的让我感动。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篇14
一只针制的鱼钩,成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所敬仰的圣物。
难道这小小的鱼钩有非凡的魔力?为何如此珍贵?不,那是一位老班长在“鬼门关”前为党最后一件事,也是最崇高的一件事。
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你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地选择生存,但你可曾想过,或许在能够延续他人生命之时,你选择死亡,比你自己不顾及他人苟且地活着,更有意义!也许你会觉得,选择死亡是个十分愚蠢的举动,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白生存的真谛。
我们活着不仅仅是在为自己活着,也在为同胞、祖国活着。老班长难道不想选择生吗?不是的,老班长也想生,也想喝鱼汤,但是,老班长觉得,他自己的一条老命可以换得其他三个战士的命,值了!这是最伟大的选择,最残酷的交易,最感人的“让”命。
老班长难道不想睡吗?为何整日整夜地找吃的?不是的,老班长也想睡啊,可是,看着三位战士日渐消瘦,要走出草地还有漫长的路啊!他只好放弃睡眠,去掀无数草皮找一条小蚯蚓,去摸无数草根找可吃的野菜。这样的放弃是崇高的、圣洁的、可敬的!
老班长难道不想丢下同志们,自己走出草地吗?不会的,永远不会的,正是因为老班长对党的信仰,对党的服从,使他一直以来,用生命来完成党组织下达的护送任务。老班长对党的热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包括他唯一的生命!
老班长对祖国的爱真是令人佩服地五体投地啊,让我们给为了祖国而失去生命的老班长敬一个端端正正的少先队队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