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野说对联(上)

楚江自上网对联近年来,常遇指责:出律,某处出律!楚江每每一笑而过。然言者振振有词,闻者真能不以为然?除非楚江乃朽木一段,不可雕也!其实,楚江非不知律,亦非不守律,只是心中自有一本律,不遵人所共仰之律也。

言及对联与格律,网上诸论,皆以“马蹄联律”为蓝本,奉格律对联为正宗。言里话外之意,不遵此律,便视为旁门左道,异端邪说,或斥之为乡声俚语,不入清流。大有黜废百家,唯我独尊的架势。

然马蹄联律,不过是针对多句长联的句式所作的分句末韵平仄安排,对于短句的句中平仄,并无规定。

所谓对联平仄格律论者,不过是将律诗的平仄格律继承过来,生搬硬套于对联联句中的平仄。死守“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诗律教条,以为合律诗平仄者,便是合联律,不合律诗平仄者,便是出律。

更有甚者,将诗律论中的“孤平”、“拗句”、“救拗”、“三连平”、“三连仄”等古董理论,也一古脑搬过来。动辄以“诗家大忌”、“联家大忌”的大棒挥舞过来。足以让初学联者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即使在联网中混游多时,也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正所谓:

人云亦云,由来已久;    以讹传讹,流毒必深。

  此种风气,一日不除,对联发展,便难坦途。

  其实,要论及对联与格律,很有必要从源头说起,正本清源。

野说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又称对子、对句或楹联。它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珍珠,也是世界文学艺术中所独有的艺术形式。它是由文学修辞手法中的对偶(或称对仗)发展而成。

  它兼备了诗、词、歌、赋、曲子、戏句、散文、小品、谜语等各种文体的优点和特点,具有:新鲜优美、整齐雅观、格调多变、自由灵活、短小精悍,音韵和谐,艺术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不仅深得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也得到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商贩渔樵、农夫走卒各阶层的人士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

  对联的其发端可追溯到殷周时代,先秦诸子的文章及诗经、易经中都有体现。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荀子),“爱人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老夫灌灌,小子蹻蹻”(诗经)。

  到了汉魏时期,产生了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韵的骈文。唐出又出现了讲究对仗的律诗。直到五代后蜀主孟昶在一年除夕写出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句后,对联才从诗文中单独分离出来,以春联的形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自此以后,人们对这种形式的应用日益广泛。举凡庆贺吊挽、述志言情、抒愤寄慨、写景状物、论事衡文、讽喻劝勉、谐谑赠答等,几乎文字可以表达的方方面面都使用到。因不仅张贴于大门两侧,故有了对联、楹联之称。

  北宋时期,从欧阳修、王安石,到苏东坡、黄山谷等文学大家,就常有对联往来,诗词奉和。进入南宋时期后,可能由于战事的紧张,文人的颠沛流离,对联在文坛的发展有所停顿,但在民间,发展依然十分迅速。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代以来,对联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有关对联理论的研究也日渐增多起来。

  对联从产生至今,由于题材丰富,用途广泛,作品数量浩如烟海。可以说,在我国所有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它是群众性最强,普及程度最高的文学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