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考察干部发言稿

2019-12-21

  首先感谢市委组织部能提供这样一次和同行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下面按市委组织部关于本次调研的肉容,结合实际,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一、解决干部考察失真失实问题对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作用的意义

  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党的17大提出的,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而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让群众认可、让大家服气,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事业的发展。而在干部选任的过程中,考察环节作为提名环节的延续和验证,作为酝酿、决策环节的依据,它的地位更是不可替代、意义深远。

  首先做好考察工作是解决干部选任失真失实的关健,有利于选任的最佳人选脱颖而出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现行的干部选任机制中,选任程序主要为提名、考察、酝酿、决策的四个环节;选任的方式主要分公开选拨、竞争上岗和差额选任三种(不含平调、调任)。而无论哪种选任方式,每一环节都在含差额运转。这就要求我们在选任过程中要了解全面情况,选择最挂人选,为组织提供依据。那么如何了解干部真实情况,考察就承载了它在干部选任中的一种独特的使命。而这种使命恰恰是通过我们有针对性的民-意测评、考察谈话、实绩考察、廉政考察,加上我们的日常考察,实实在在的为每一名干部构画了一个是否适合岗位、是否最佳人选的“脸谱”,因此,有效的考察,良好的考察是解决干部选任失真的关健,有利于选任的最佳人选脱颖而出。

  其次做好考察工作,可以了解民-意,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干部用人导向。

  众所周知,考察工作和酝酿、决策工作不同,它是干部选任中的一线工作,是最前沿,接触群众、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真实掌握干部情况,发现干部缺点和不足的一项工作,考察工作做实做细,群众呼声高、素质好的干部往往可能成为决策后的最佳人选,成为选拨任用对象;反之,如果考察工作失真失实,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偏差,一些群众认可度不高的干部就可能走上领导岗位,如果这种情况过多,就会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委选拨干部失去信心,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也可能使一批勤奋敬业,努力工作的同志在发展上失去信心,工作由积极变为消极,影响党的事业,因此做好考察工作不仅仅可能反映民-意,增加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而且可以树立正确的干部导向,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二、近年来关于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主要做法,特别是在防止考察失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们东山区是鹤岗唯一的城郊结合区,所辖的干部人数多,门类齐全。干部选任的好坏往往在全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几年来,在干部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条例》为依据和指导,使干部选任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尤其在考察工作中我们在坚持履行发布考察公告,设立联系电话、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相关材料等主要程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提前发布考察预告,实现“四公开”。即在考察的前一天就在考察单位张贴考察公告,公开考察对象,公开考察地点、公开考察电话、公开考察人员名单位,以此来增加透明度,让每一名干部群众了解考察工作的相关情况。

  二是尊重民-意反映,实行了“两不用”。以《条例》为依据,把“重民-意”做为考察衡量干部的主要工作,对民-主测评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行了“两不用”,即优秀票达不到60%的干部不用,不称职票达到三分之一的干部不用,提高了干部选任的公信度。

  三是加大考察范围,试行了“两个延伸”。重点针对过去考察范围过窄,情况掌握不全的情况,在考察工作中加大考察的范围,通过和考察对象朋友圈人员交谈,到考察对象中家访,做到了“两个延伸”,即由八小时内考察向八小时外考察延伸;由工作圈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通过这两个延伸不仅使我们对考察对象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考察对象的生活情况,主要情趣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了考察工作的全面性。

  四是强化考察纪律,做到了“一个追究”。主要是为避免考察中考察组成员的人为因素,每次考察后,考察组成员都要和区委签定责任追究书,对提职一年内发生违法、违纪的干部在追究责任的基础上,还对考察干部进行责任追究,从客观上增强了考察组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了考察纪律。

  三、当前干部考察工作中是否存在失真失实的问题,存在的程度如何,主要体现哪些环节及具体表现

  几年来,随着干部《条例》深入贯彻和落实各级党委在规范干部选任工作中做到了大量工作,尤其我们市委组织部相应出台了多项干部制度,对各方面的工作,包括考察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几年来从我市或我区干部选任来看,总体是好的,但干部选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也有不尽善尽美的情况,仅就考察情况来说,受各种因素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主观因素

  1、个别干部选任还带有倾向性,有时考察对象过窄。主要体现在个别干部的选任上,个别单位的主要领导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使干部选任在提名环节时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致使部分干部在提名环节就没有入围,致使到考察环节,即使优中选优,也成了“矬子拨大个”,效果不佳。

  2、个别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在认识干部时带有“有色眼睛”,影响考察组工作思路。主要体现在基层单位领导在干部选任中有倾向性,尤其是本单位就地提拨的干部或者一个单位同一岗位有二个人选时,个别单位主要领导往往从局部利益出发,在组织测评或谈话中没有从大局出发,谈了许多带有影响性的个人意见,由于他是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这种意见往往带上了基层单位意见的光环,有时影响了考察工作,造成失真。

  3、考察组在工作中带有感情因素,影响考察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各种不可遇料的事情较多,因此在考察工作中,遇到老同事、老部下、老同学、老战友的情况较多,而这些情况还不属于考察回避的范围之内,所以在考察工作中有时往往不自觉的带进了个人感情因素,影响考察工作。

  (二)、客观因素

  1、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人选之间相竞争影响考察。这种情况主要是同一岗位拥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人眩由于人的心态不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一个人在考察过程中拉票,做所谓的“工作”,另一个人无动于衷,结果在考察中出现“一花独秀”,使考察工作缺乏全面性,失真。二是两个人分别拉票,结果民-主测评中两败俱伤,无一过半,影响考察工作。

  2、谈话对象的复杂性影响考察工作。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谈话中,有些干部处于一种复杂的心理也好,处于一种嫉妒的心理也好,看到别人进步,不从大局出发,提出过去一些较尖锐的问题,加之考察组人员考察对象比较多,不愿接触矛盾,承担责任,往往使一些能力强、个性突出的干部湮灭于“唾液”之中。

  3、基层组织干部人员过少,大规模考察时人员不够,抽调人员业务不强,也可能造成考察工作的失真。

  四、造成干部考察中失真失实问题的人为因素

  关于这一情况,我在上一问题中说了较多,这里不多说了。

  五、关于进一步改进考察工作,防止出殃失真失实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抓一把手”,加大领导干部的培训,增强领导的大局意识。主要增强各单位主要领导关于干部选任相关知识的培训,掌握政策,按政策办事。一个单位干部选任是否风清气正,关健在于“一把手”,只有一把手能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干部选任工作,才能保证这个单位选任工作的公平性。

  2、抓“组工干部”,增强组工干部的业务素质。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所以抓好组织工作,抓好考察工作,组工干部必须要业务突出,本领过硬,立场坚定,在考察中多角度思维,不仅要重人品,还要重实绩,敢于承担责任,敢天为干部说话,敢于坚持正义,以自已的浩然正气促进干部工作风气的好转。

  3、抓制度建设,做到以“制度管人”。重要从考察工作的细节出发,完善每一环节的制度,包括考察预告制、民-主测评制、谈话保密制,考察工作延伸制,考察工作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同时从树立组工干部威信出发,也可以实行面向社会承诺制,通过社会氛围来制约自我,提高选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