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的演讲稿全文

2019-12-24

  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9年2月1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中国党和政府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正逐步付诸实施之际,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社、国家外文局和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承办,召开今天这样一个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组织筹办本次会议的各单位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2019年和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这一战略构想既唤起了我们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更激发了我们关于新型丝绸之路的时代畅想,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传承历史的重大举措

  远在21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启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随着交往交流的日益增多,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两条重要的国际通道,一条在陆地,一条在海洋,这就是时至今日人们仍啧啧称道的丝绸之路。其中,贯通东方与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东南亚乃至于非洲的许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是一条贸易之路,也一条文化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堪称古代社会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互联互通的典范。

  早在汉代,中国即开始经营与南洋各国的海上通道。公元8、9世纪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延伸。中国船舶自南海向西航行,经东南亚及北印度洋沿岸抵达中东、欧洲。中国的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成为当时中西贸易互通之地。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更加发达。宋高宗充分认识到发展海商的重要性,为此曾明确晓谕臣下:“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

  在朝廷的鼓励和利益的驱动下,庞大的商船队纷纷扬帆出海。元朝政府也非常重视海外贸易,中国东南沿海很多港口成为了当时联系世界各国的纽带。东至朝鲜半岛,中到南洋地区,西抵北印度洋、波斯湾以及东非沿海地区,有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人员来到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从事商业贸易活动。

  到明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延续兴旺繁荣态势的同时,线路得到进一步延伸。明代永乐帝前后七次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历时28年,最远到达非洲的肯尼亚。郑和船队下西洋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国同许多国家文化的交流。

  现在,很多东南亚国家还流传着有关郑和这位传播中华文明使者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不仅给所经国家带去了丝绸、茶叶、瓷器等货品,而且调解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为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威望。

  我们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人们在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之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历经了多少曲折。但是,我们知道,在长达数个世纪的岁月里,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正是因为海洋通道有其独特的便利性、承载力和开放性,才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两汉以来绵延不绝,一直昌盛至明清两代。

  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时期沿路各国的重要海上交通线,而且是沿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生命线。

  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二、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明代中期之后,我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屡屡实施“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而此时,西方列强开始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亚洲。此后近四百年时间里,西方侵略者的铁蹄几乎踏遍了亚洲各地。

  从1840年英国发动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具有悠久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中国的海外贸易无论规模或范围都大为缩小,海上丝绸之路也就由盛转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崭新一页。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周边环境,同时也获得了大多数国家的高度认可。

  此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国际格局如何调整,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丝毫没有发生改变。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迄今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事务,扩大合作交流,推动互利共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地区稳定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要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这是当今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以海洋为纽带,在市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一个更加注重海洋合作与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超过4000亿美元,有望在2020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对外输出资金、技术和投资项目,而且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增进与各国各地区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取得了显著效果。

  毫无疑问,在世界经济走势持续低迷、充满风险和变数的今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积极作用和实践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它并不是什么历史旧景的复制或再现,而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选择。

  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目标与定位

  中国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扩大与沿路国家的利益互惠,与沿路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实现沿路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如果置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去考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多重意义。

  2019年10月,在印尼国会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

  此后,在参加G20峰会、上合组织首脑峰会期间以及在其他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打造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进一步深化。

  这一目标的提出,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其他国家携手共建、同舟共济,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意愿,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促进沿路各国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意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目标应是在继承和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全面发展沿路各个国家之间关系,在加强经济合作基础上,深化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共同促进沿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区域和谐和文化融合。

  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让沿路国家共同受益,切身感受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真正走出一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之路。

  其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促进沿路各国文化交流、政治互信、友好往来、和谐和平的意义。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虽然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但也必将加强沿路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巩固沿路各国的友好往来,推动沿路各国的文化交流。

  总之,通过加强政府间的战略互信,增进沟通了解,真正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友谊之路、和谐之路、和平之路。

  再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世界意义。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范围极其广泛,必然要求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

  要吸引域外力量参与,在加强沿路各国经济、贸易合作的同时,不断拓展新渠道、新领域,以积极的姿态,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与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联系在一起,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是沿路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共同任务,同时也是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应当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愿意进一步加强与沿路各国及世界其他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智库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