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文明演讲稿

2022-07-30

崇尚文明演讲稿 篇1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道德”这个话题,首先要感谢局(公司)领导给我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还要感谢在座各位在百忙之中前来聆听。今天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加强道德建设崇尚文明风尚》。

  一、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道德呢,德是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道家认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而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对人而言,便是品德。

  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我的理解是:道德是由道与德两个并列的词组成。道是指道路、行径、方式。德是指具体行为的表现。道与德组合到一起,意义上就发生了变化。道字变成动词后,德就由道来决定的了。有道产生的德,演化成了道德。现在人们把道德的意思着重地表现在德字上。意思就是,人们只究其结果不问过程,不论你以什么道,只要能产生好的德果,人们都是乐意的,接受的。当然(在学术方面,道就道,德就是德,是不容混淆的)。所以,通常情况下,道德就是德的意思。

  二、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这一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道德与法律不同,它是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

  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破坏和谐发展,是不讲道德;平等互利、诚信互助实现和谐发展,是一般道德;助人为乐、奉公为乐促进和谐发展,是高尚道德;舍己救人、为公牺牲在行道积德上达到了顶峰,是最高道德。道德的这种阶级(等级)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高尚道德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自然是高度和谐发展的社会。这是和谐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三、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弹指一瞬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分裂走向统一;挣脱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但是关于公民道德修养的任务势在必行。因为没有伦理道德的社会,将何其混乱不堪!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爆炸,而人类的道德观念却越发淡薄了。人们置身于高质量的生活中,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则:那便是德。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如果人们的道德修养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

  四、道德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1、德以善为基。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处处藏于贪念、自私、防备、报复之心的话,是不可能有善念的,连善念都没有的人,那从何谈德。我对德的理解是,不但要有善念而且还要有善行。袁凤钗,(大家听说过吗),县建筑公司晓墅工程队退休。73岁的她,头戴“巾帼志愿者”小红帽,肩背环保袋,每天早上5点钟准时出门,开始她永不退休的“工作”---捡垃圾,卖后所得全部捐给社区“爱心基金”,用于文体队伍采购服装、器材等。工资不高、积蓄不多,但她热心公益事业。花20xx多元买了一台离子饮水机送给县福利院的老人们。玉树地震,她第一时间捐款20xx元。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她又捐了1000元。向困难学生、白血病患者捐助难以记清,照顾行动不便的街坊老人、出车祸的志愿者等无微不至。这难倒不是我们学习的崇高品质吗。

  2、善以孝为先。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连自己的父母都照顾不好,不敬不孝的话,那根本也谈不上善,古人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到“孝”,我不得不提到吴美霞,(也就是本人的妻子),来这里上过课,想必大家还记得吧。她自与我结婚后,对我的母亲比她自己的母亲还要好,我母亲今年92岁,美霞每月都会按时给她零花钱,逢年过节都会给她买新衣服。经常给母亲洗洗头发,剪剪头发。工作之余还会陪母亲聊聊亲朋好友的事。甚至连每次喝喜酒份子包的香烟也给她,母亲要去哥哥姐姐家玩几天,美霞总是在百忙之中抽空开车送她去,临走时还叮嘱母亲什么时候想回家先打个电话再来接。每次遇到乡邻都会受到赞美,美霞都会开心地回答:“母亲的健康就是我们的福气”。

  美霞不但对父母孝顺,还更关爱社会公益。第一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在孝丰北街社区组织的一次敬老活动,活动当晚,美霞就把白天的活动情况和自己的亲身感受与我进行了交流,我非常赞同妻子的想法,并表态:“如果人手不够,只要我有时间,一定和你们一起去的。” 我在党员承诺书上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从那以后,每月一次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洗头,理发、剪头发,刮胡子,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大年三十,一家三口还到敬老院去为敬老院老人刮胡子。到如今已有20xx年了,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一份责任。

  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美霞第一时间来到社区党支部为灾区捐款300元,在社区组织大型抗震救灾活动开始后,又带领店里员工前来捐款,并表示如果需要献血她第一个报名,之后美霞又上交特殊党费300元。去年美霞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得到了20xx元奖金,在第一时间捐助出来,并结对了20名小学生,资助他们参加小记者活动。美霞经常说,只要哪里需要我,我就会到哪里去。

  小孝孝亲,大孝孝国。美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敬老人的高贵品格。十几年的坚持更是印正了美霞助人为乐的高尚美德。

  3、孝以礼为首。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的话,那也不会有什么孝心。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不难忘记:黄惠和,男,51岁,安吉怡瑞竹木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孝老至深,得知父亲肺癌晚期,毅然放下工作,日夜陪守,细心照料,四处求医。他大爱深远,当父亲放弃治疗,省下钱让他帮助更多困难老人,他就信仰传承,在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牵头成立了“赤坞村美丽家园爱心基金”,并捐出1万元作为首笔启动资金。对公司职员孝老爱亲高看一等,安排特殊看老假,发放孝老金,还提前预付两个月工资让员工陪老看病。小孝暖一家,大孝行天下,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真谛。

  20xx年7月23日晚上,在安吉县生态广场表彰的安吉县第二届“十大道德模范称号”人物的事迹。还有我们烟草行业的“最美浙烟人”,资助贫困学生的众多例子,足于让我们感动,感受到中国古老道德文化在传承、在延续。这一切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

  正如刘志局长所说的:“德以善为基,善以孝为先,孝以礼为首。”这三句话看起来简单,现实中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我坚信,通过这次活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携手,争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做一名中国美德文化的传承者,打造出一支和谐、卓越的烟草团队。

  在这次道德交流即将结束之时,声明一下,本文尽限个人观点,由于时间紧迫,准备不够充分,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赐教,最后我送大家三句话: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还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道德,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失去做人的真谛。

  谢谢大家!

崇尚文明演讲稿 篇2

  前几天看了一条电视新闻,报道上海市民在地铁里抢座位的现象,记者呼吁市民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乘客。由此想到在香港乘车的感受。

  在香港的公共汽车站和地铁站,虽然没有人维持秩序,但你永远会看见后来的人自觉地站在先来者的后面,不管队伍拉得多长,也不会有人插队。站在队伍里的人也从不烦躁,人们习惯了站队,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天经地义。而且香港人有个好习惯,不管干什么都排队,哪怕队伍再长,也不会出乱子,更不会有加三的。

  那么内地人为什么就不爱排队呢?

  想来原因有二。一是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落后,人口过多,资源短缺,使得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限制,所以思维习惯也深深地受到影响。如6、70年代的时候,物质匮乏,什么都稀缺,那时候买菜要抢,买粮食要抢,好像你不抢,就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抢成为了人们的一种习惯。后来,人们发现人的位置也有限,找工作时发现竞争的对手太多,及至找到了工作,又发现升迁的位置已经被更有路子的人占据了。我们从痛苦中知道,这个世界的时间、空间都有限,所有的一切都要去拼抢,否则就没有你的份。我们甚至还有一个逻辑,就是什么都要抢第一,因为第二可能根本就没有,所以我们习惯了拼抢。

  别小瞧这坏习惯,有些很难改掉。80年代,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有外国人分析说中国人关车门用力过猛的原因是中国车门的质量不好。当时的车,如212、拉达等车的门很难关上,而每当关不严时,司机就埋怨你没用力,所以一般越有体面的或越自认为见多识广的人关门的力量就越大,以至于后来成习惯了,换了日本皇冠和奔驰车后还是用关拉达车门的力量关门,惹得外国人纳闷中国人为什么老用那么大的力气关车门。

  不排队的原因之二是缺乏国民的素质教育。这种基本的社会公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获得的,它应该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而且要代代相传,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令儿子伯禽治理鲁地,伯禽三年后才回来报告。周公问伯禽为什么这么久?伯禽汇报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可见克服旧的陋习,培养好的社会行为习惯需要时间,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90年代初,我曾拍摄过一条规劝顾客排队的社会公益广告,被主管领导枪毙了,因为她认为这个选题太无聊,太微不足道。

  因为司空见惯,所以见怪不怪。

  改革开放30年了,如今可以说是国富民强,物质极大地丰富,没有什么东西再值得人们去拼抢了,但不排队这个顽固的陋习却仍然存在,它隐约地折射出我们身上残留的历史烙印。现在将和谐社会,这不排队的陋习也该改改了。

崇尚文明演讲稿 篇3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礼仪之邦,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世代相传的美德;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提高文明素养。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乘车让座是文明,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文明礼仪贯穿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之中。所以我们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文明礼仪贯穿于我们心中。

  站在时代的今天,让我们暮然回首: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民族经济、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烈的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更需要一种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这是支撑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与精神支柱。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载人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我们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

  “国家荣辱,匹夫有责”,做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有责任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用“谦谦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宏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他人的心。希望大家一路留下的不仅是欢声笑语,更有我们中华学子的文明素养和儒雅风度。未来属于我们,世界属于我们,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崇尚文明演讲稿 篇4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当社会在一步步走向文明,物质生活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时候,社会对人的文明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每一个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折射出我们国家的文明程度。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

  文明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尽管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手势,一个体贴的眼神,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可是却意义深远。

  当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乱扔垃圾的人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垃圾桶离我们只有几步之遥,但是我们还是把垃圾丢在了路上。没有让垃圾会到自己的“家”。让我们大家想一想,如果每一个人都把垃圾扔在了马路上,那我们的马路就会变成了变成了什么?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小鸟,毛绒绒的羽毛,尖尖的小嘴,还时不时发出美妙的声音,对它,我真得是爱不释手。但是在我家生活了几天后,我突然发现它开始不爱吃喝,怎么逗它也不理我。我忽然想起,小鸟的天堂应该是天空,那里才是它真正的家,有温暖更有自由。虽然,我有万分的舍不得,但是我最终还是把它给放回了天空,那时候我突然觉得我长大了很多。

  还有一次,我走在大街上。看见有一个地方围了一群人,爱凑热闹的我就走上前去。从那些大人的口中我得知了原来是一位老大爷骑车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女的,那位老大爷看见后急忙道歉。可是那个女的不仅不接受道歉还破口大骂,还让老大爷带她去医院看病。她的这一举动,遭到了在场的所有人的鄙视,都在责怪。一看这情形,这女的低着头就走了!这件事本来是她有理,就是因为她没有素质,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可见文明礼仪有多么的重要。

  只有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得更快。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每个人的心间,开遍世界每个角落。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和谐要靠文明来支撑,而文明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当中。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去保持,去传播!

  现在我们要人人树立起“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把文明礼仪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文明礼仪真正伴随我们成长。直到这个社会多了一些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好人好事发生,我们才可以真正过上开心幸福的日子!

崇尚文明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新的一年中,我们应该对文明有更深的见解: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请你先过去吧!”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文明,还可能影响国家的声誉。在清朝时,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

  记者访问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纸屑,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