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舌战群儒口才精髓何在

2020-03-15

  话说曹操收服北方诸侯之后,势力渐强。兴重兵讨伐刘备,刘备只得弃樊城,走襄阳,转江陵,一路大败。眼看就要被曹军消灭之际,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张飞勇猛的表现让刘备顺利逃到江夏。而就在此时,曹操写信给孙权,胁迫孙权共讨刘备,否则就发兵江东,围剿孙权。没想到曹操的这一举动,却给孙刘两家的结盟提供了大好契机。一切已经在朝着诸葛亮早已设计好的三分天下的目标发展。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还在隆中时就能预见到日后的势力格局,这里面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利益关系和客观规律呢?下面是由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口才精髓,希望大家喜欢!

  诸葛亮舌战群儒口才精髓何在

  刘备来到江夏,投靠刘琦。而就在刘备到来不久,江东孙权下的谋士鲁肃,却突然以吊丧为名,也来到江夏。其实,曹操觉得刘备诡计多端,很多举动都料想不到,于是想联合孙权一起来攻打刘备。他威胁孙权,说如果不跟他联合起来,那他打完刘备就要来攻打东吴,搞得东吴上下都很紧张,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鲁肃说不如自己去江夏试探一下曹军的军情,看看状况再说。

  孔明一听鲁肃要过江来吊丧,马上就问刘琦,以前孙策死的时候是否曾派人过去吊丧,如果有,鲁肃此来纯属礼尚往来;如果没有,那一定是另有用意。刘琦说以前两家根本就是仇人,怎么会派人去吊丧呢?孔明何等聪明,马上就知道鲁肃此番前来吊丧的用意。

  孔明料定孙权有联合之意,所以决定随鲁肃前往江东说服孙权共抗曹操。联吴抗曹是刘备与孔明隆中对时的既定策略,当时孔明对刘备讲,要打曹操是一定打不过的,也不能去打孙权,因为灭了孙权后更无法与曹操抗衡,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联吴抗曹。

  如果孔明之前直接去求孙权,效果未必会好。现在时机来了,东吴派了鲁肃过来,这就有了很好的桥梁。只要搭此桥梁,就能顺理成章地见到孙权。因此孔明建议刘备让自己跟鲁肃去东吴,凭借自己的口才,必能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刘备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于是同意了孔明的建议。

  一个人必须先有意愿和计划,而后才能随时抓住良机。孔明就是如此,否则就算来十个鲁肃也没用。

  途中,鲁肃讲明了自己的顾虑。劝孔明见孙权时,不要说出真正的军情。在大家的印象中,鲁肃是个典型的老实人,但老实人怎么会这样劝孔明呢?这不是很奇怪吗?其实,鲁肃的老实并非一般人所认为的老实——不耍诈、不阴险。该隐瞒的就隐瞒,才是真正的老实。

  鲁肃之所以担心孔明跟孙权讲出实情,是因为孙权本来就害怕曹操,要是得知曹操有百万大军,说不定会干脆投降,何况张昭等人都已经表明投降的态度。因此,鲁肃为了促成两边的联合,事先就交代孔明切不可对孙权说曹操兵多将广。这还用得着鲁肃教吗?孔明早已成竹在胸,所以他说自有对答之策。双方都是好意,并非是要骗孙权。

  曹操此前写信给孙权,胁迫孙权与其共战刘备。曹操的威胁在孙权集团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鲁肃与武将们主战,张昭等文官主降。鲁肃将诸葛亮安排在馆驿后,来见孙权,正赶上张昭等人劝孙权投降。张昭是江东的元老级大臣,再加上孙策的临终嘱咐,孙权不得不对他客气三分。但张昭始终不求上进,已经相当老朽了。当他得知曹操要来攻东吴,居然劝孙权投降,因为明摆着打不过曹操,现在投降还可以保住老百姓,否则曹操一旦打过来,死伤一定会很惨重。

  张昭站在自己的立场,很容易讲这种话。但孙权听后就不高兴了,他心想:如果我们换一下位置,你还会这样讲吗?可是孙权又不方便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因为他一个人决心抗曹成不了什么气候,必须众人众志成城地支持他,他的决定才能起作用。

  我们常常觉得孙权权力很大,整个江东都得听他的,但此时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处境也很为难。天底下所有的领导,必须取得干部的全力支持,说的话才能起到作用。

  鲁肃说大家都能降,只有孙权不能降,鲁肃的这句话不单单是打动了孙权,而且还说出了孙权的内心话。对孙权而言,有些话是没法说出来的。这种“你们都能投降,只有我不能投降”的话一说出去,就会拉开自己与干部的距离,将来还怎么去领导他们呢?所以就算孙权一百个不赞同投降,他也不敢直接说出来。现在鲁肃把孙权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孙权当然很高兴,然后就问鲁肃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鲁肃说只要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就不用投降了。可见鲁肃是很聪明的,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老实迂腐、脑筋不太灵光的人。他修养很好,能够见机行事,而且处理事情面面俱到,比周瑜要成熟得多。只是周瑜跟孙权的关系比较密切,许多事还轮不到鲁肃来处理,但一旦他有这样的机会,总能将事情处理得让人刮目相看。所以要了解一个人,一定要了解他的种种处境与身份,才能够全面了解。

  既然孙权不想投降,为什么又犹豫不定?曹操的势力日渐强大,收拾完袁术,又打败了袁绍,现在又快把刘备逼上绝路了,孙权能不怕吗?可是怕归怕,他能投降吗?用鲁肃的话说,谁都可以投降,就是他孙权不能投降,因为别人投降还能继续当官,他投降了就再也没有称帝的机会了。所以孙权感到左右为难,投降非他所愿,打又没有把握,他身陷在这两难之中,很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这种做法并不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很难下定决心,换成是我们,同样也会跟他一样左右为难。

  孙权从鲁肃那里得知诸葛亮已到江东后,决定先让他会见江东群臣,然后再共商大事,这是孙权很高明的地方。如果他一听说孔明来了,二话不说地先请过来见面,就会造成很大的后遗症。因为这件事不是孙权跟孔明就可以决定的,否则他们两个人谈妥就好了,还管东吴的大臣干什么呢?只是那样的话,就无法出现孙权所希望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局面了。所以孙权决定先让孔明去碰碰钉子,看看他是否能说服张昭等人。如果说服了,孙权借力使力就解决了很大的难题。如果孔明连这些人都说服不了,孙权就要重新考虑是否应该跟刘备联合起来抗曹了。于是孙权跟鲁肃讲,先让孔明好好休息一下,明天让他会见东吴大臣,然后再一起议事。

  但孔明怎么会休息呢?他内心万分焦急,刘备那边危险重重,孙权这边早一天下定决心联合抗曹,刘备那边就早一天得到保障。但他也不能强行去见孙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于是只好既来之则安之,以待孙权。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讲的急事要缓办。急事急办,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急事缓办,先让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再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走,才会一步一步走得很稳当。

  鲁肃安排孔明跟江东谋臣见面,孔明在隆中的时候,整天把这些人当做个案研究,因此对他们的情况一清二楚。但孔明并没有显露出来,而是见谁都说久闻大名、久仰久仰。孔明从来不轻易把自己的真相透露出来,这是非常高明的。

  落座后,孔明知道,自己再怎么跟他们讲都没有用,倒不如先听听他们怎么说。所以他并不先开口,而是从容不迫地拂拭着扇子,看哪一方会先沉不住气。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要想达到孔明的那种境地,需要后天的不断修养。

  在双方都不开口的情况下,张昭率先发难。说他自比管仲、乐毅,但刘备未得他时还能割据城池,有了他后却反不如当初,难道管、乐就是这样的吗?孔明面对东吴群儒,不但不谦虚,反而夸口自大,说新野兵马不到一千,却以火烧水淹抵挡了夏侯惇和曹仁的数万兵马,就是管仲、乐毅也未必能如此。孔明一个人要面对那么多人,而且所有人都对他不怀好意,如果他再谦虚,岂不要被众人压死?如果他一来就请各位多多指教,说自己那边处境危险,请东吴相助一把,那大家就会一起把他哄出去——原来你是想求助我们东吴,借助我们的力量去抵挡曹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孔明不能用常态来表现。所以他出其不意,用毫不谦虚的口吻,张口就让大家奇怪他怎么会这样说话,这就叫做出奇兵。只有这样,群儒才会把孔明当对手,孔明的实力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只有人家把你当对手,你才会产生抵抗的力量,否则如果所有人都不把你当对手,你就无从显示力道了。因此,我们平常一定要谦虚客气,但在特殊情况下,就得当仁不让。

  诸葛亮有备而来,对东吴所有人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我们已经讲过,孔明未出山之前,就研究过各个诸侯及其手下人物的性格及经历。像东吴这些文臣,每一个人他都有一套资料,包括这个人是怎么来东吴的、后来表现如何、在孙权心目中有何分量、会讲什么话,孔明事先都有很仔细的研究,因此现在才会胸有成竹,相信凭自己一张嘴,就能让那群文臣哑口无言。

  果然,只要谁顶撞孔明,想给他难堪,孔明就马上指出那个人的丢人之事。一个人的底细要是被别人摸清楚了,就会变得很没有底气,再加上句句击中要害,气势自然会降下来。之前那些东吴文臣气焰很足,想在气势上压倒孔明,没想到被孔明这么一还击,立马就无言以对了。

  孔明在辩论中说自己不治经典,这是什么道理?中国人说没钱就是很有钱,说有钱反而往往都是装的。一个很有钱的人不会在乎骑一个破脚踏车,但要叫一个没多少钱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小资去骑破脚踏车,打死他都不会骑,借也要借一部车子来开。这就是内外虚实的呈现,里面一实一虚,外面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同样,一个没读什么书的人最怕人家说他不读书,因此一定要装得很有学问的样子;而一个学问很充实的人,别人怎么笑他,他都根本不在乎。孔明将经典研究得一清二楚,因此才敢说自己从来不治经典。那些文臣一天到晚读死书、治经典,只会背一些古人的词句,却根本做不到活学活用。而孔明却能活用各路经典,这是他赢过东吴文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