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的说话之道

2020-05-06

  孟非在《非诚勿扰》《南京零距离》等节目中的睿智言论和幽默话语,辅以其他富有启发性的精彩谈话案例分析,让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与艺术,谙熟口才与幽默之道,在社交应酬、职场沟通、恋爱婚姻等实战场所潇洒自如。

  1 幽默体现机智思维

  著名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在评价幽默的作用时,曾高度赞扬道: “没有幽默感的语言是篇公文,没有幽默感的人是尊雕像,没有幽默感的家庭是间旅店,而没有幽默感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幽默并不完全等同于滑稽,滑稽往往对任何内容的态度都不严肃, 只是单纯为了开玩笑而开玩笑。很多时候,幽默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酸甜苦辣咸混合的味道,更是一种咀嚼人生后的机智思维。

  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一期节目中,孟非和男嘉宾有这样一段对话:

  男嘉宾:“我要向孟老师学习,经常做些笔记。”

  乐嘉:“孟非从来不做笔记。”

  孟非:“不不不,别别别,我们老板在看节目。我每次上电视都是通宵做准备,推开窗户,已见东方之既白。”

  很显然,孟非这句幽默的回答尽显机智的本色。一方面通过“老板在看节目,而自己在其后为节目的录制做完全的准备”, 让观众了解了自己其实是颇为“勤奋”的;另一方面又用“推开窗户,已见东方之既白”,悄然反驳了乐嘉的观点。这种揶揄的方式和近似于夸大的又不失文采的自圆其说,实在让人捧腹不禁!

  幽默是人人都会用到的交流工具,尤其对于某些要时刻面对公众的讲话人来说,幽默更是不可或缺。因为幽默可以帮助他们调动台下群众的情绪,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巧妙地为自己解围等。孟非的幽默体现的是一种机智,一种不露痕迹的挥洒自如。

  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中,有位内向瘦小的“国画男嘉宾”在“打擂”的过程中被女嘉宾全数灭灯,而这位男嘉宾的态度却出乎意料的很是淡定自如。不轻易夸人的嘉宾主持乐嘉见此,颇为诚恳地评价道:“我在他的眼中读出来了一种沉静的力量。”一旁的主持人孟非见状,接着说道:“我在他眼中看出他昨天没睡好觉的情形……”

  此时全场的嘉宾和观众同时都哈哈大笑起来。乐嘉眯着眼趁机攻击孟非道:“这就是懂艺术的人,和像你这种不懂艺术的人的区别……”

  从上面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幽默是从机智的角度出发,赋予机智更深厚的内涵。幽默与机智是密不可分的,幽默让人发笑,给人以舒适轻松之感,但是在笑声中常包含一个人的机智和高超的语言技巧。

  《孟非的说话之道》书摘

  幽默需要智慧,智慧者必善幽默,幽默和智慧是一对双胞胎儿。一个思维不机智的人,当然谈不上语言的幽默了。当机智在幽默中以其理性姿态出现时,则赐予了幽默智慧的内涵。于是,幽默无时无刻不折射出智慧之光,幽默似乎成了智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有一次,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在某剧中扮演一个国王。在演出快结束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突然从台侧走上了舞台,在接受观众礼节性祝贺后,她温文尔雅地走向莎士比亚,想向其致礼。

  但是此刻已经完全投入了角色的莎士比亚并没有感觉到女王向他走来。女王见状,又步入台侧,并且有意用眼神向莎士比亚示意,而莎士比亚依旧全神贯注于角色,仍没有注意到女王的眼神。于是女王趁莎士比亚下场之际,再次走到他面前,并且有意把手套丢掉一只,然后,姗姗沿舞台而下。

  机灵的莎士比亚这时才猛地意识过来,因为他刚念完台词,于是便自然地拾起手套,面对观众说道:“纵然朕有重要任务即刻离去,还将亲自为皇妹捡起手套。”这一舞台道白与刚才的形体动作浑然天成,立刻便成了刚才这台戏的一部分。女王也立刻喜形于色,连声称赞。

  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在上面的小故事中,莎士比亚融情于景,能够用幽默的方式自圆其说,让本已尴尬的场合转瞬变得温馨自然起来。或许这原本只是随便的一句话,却被他说成了充满溢美之意的奉承话,他真不愧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剧作家和演员。可见,幽默可以使人们在失利的情况下减少损失,在危急时刻出现转机,在万般无奈时柳暗花明……

  当然,幽默也并非一味荒唐,既没有道学气味,也没有小丑气味。而是亦庄亦谐、自自然然、轻轻松松,绝不矫揉造作。在不同的场合中,幽默还是人们对于事情发生时产生的一种浑然天成的巧妙反应。从一个人拥有的幽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是否充满机智的敏感思维。

  幽默是一种机智的思维,是对生活的洞察,其中既有成功的、含蓄的喜悦,亦有失败的、委婉的伤悲;而拥有了幽默这门艺术,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一般而言,拥有了这种机智巧妙的思维方式,也就等于拥有了美好快乐的人生。

  2 幽默暗藏生活艺术

  懂得戏曲的人都知道,丑角这个角色,是中国戏剧百花园中最令人回味无穷的看点。特别是在秦腔艺苑中,丑角以其独有的幽默艺术魅力,迷倒了大批观众。而其中它借助智慧而繁衍出来的幽默感,体现出戏剧艺术的高深智慧。

  人说戏如人生,其实生活中的幽默,也同戏剧一样,是一门暗藏的艺术智慧。很多时候,幽默就像是一种缓冲剂,它能够减轻失望和悲观;又像是一种黏合剂,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友善。所以,幽默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生活艺术。

  当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这档相亲节目,以其惊人的收视率稳居冠军宝座之时,许多记者对《非诚勿扰》的嘉宾主持乐嘉和主持人孟非的跟踪采访也是乐此不疲。在一期访谈中,当乐嘉和孟非被谈及在节目中用其独有的幽默感征服观众和嘉宾时,乐嘉对着记者感言道:“我和孟非是好朋友,但是我们性格截然不同。他敢于自嘲,他很放松,我很紧张。”一旁独自沉默的孟非听完乐嘉的话后,笑说:“我老想嘲笑别人,可是怕得罪人,所以只好嘲笑自己……”

  在《非诚勿扰》中,我们时常会看见孟非和乐嘉搞笑的情况发生,这种幽默有时是针对现场的气氛,有时是为了让嘉宾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而当这种幽默多次被突然引爆在颇为严肃的相亲舞台上时,现场的气氛往往被推动到了最高点。因为孟非独有的自嘲中所包含的笑料,往往让观众席笑声频频爆发,让节目的氛围也变得更加温馨和畅。

  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生前极其提倡生活的艺术。他认为,即使穿衣吃饭,行走坐卧,都必有艺术存在其中。由此看来,幽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只有怀揣着幽默这支神奇的魔棒,人生的旅途才能意趣盎然。而一般来说具有幽默感的人,都有一种出类拔萃的人格,能自在地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独自应付任何困苦的窘境。

  有一次,萧伯纳派人给丘吉尔送去两张戏票,并附上短笺说:“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两张戏票,希望阁下能带一位朋友来观看拙作《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阁下还能有一位朋友的话。”萧伯纳的幽默向来都是以尖刻著称的,他这样奚落丘吉尔并不奇怪。

  但同样的,丘吉尔不甘示弱,马上写了一封短笺予以还击:“亲爱的萧伯纳先生,蒙赐戏票两张,谢谢!我和我的朋友因有约在先,不便分身前来观赏《卖花女》的首场演出,但是我们一定会前去观赏第二场演出——假如你的戏也会演第二场的话。”

  幽默能带给我们乐趣,让我们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幽默能给我们以哲理和启迪,让我们了解人生的真谛;幽默能给我们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在风雨人生路上跨过一个个障碍。懂得了如何收集、开发、运用幽默的资源,就知道了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有生活经验的人通常都会认识到以幽默面对人生困难的重要性。

  当我们翻阅名人传记或逸事时,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在生活中或在做学问上的幽默事例。苏格拉底的“隆隆的雷声过后必有暴雨”,钱钟书《围城》里的巧妙比喻等等,都是他们的智慧在幽默中的流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幽默的背后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深刻感悟,是智者生存、生活的个性流露。

  曾有一位男嘉宾在《非诚勿扰》的相亲台上展示其VCR 时,激动万分地面向女嘉宾说道:“如果我和你在一起,我愿意付出我生命的全部……呃……”他哽了下嗓子,继续说道,“的3/4。”

  几分钟后,一旁的主持人孟非幽默地用四川话对男嘉宾道:“你是我滴心,你是我滴肝,你是我生命滴四分之三……我算了下,3/4 就是75%……”一句话笑翻全场。

  《孟非的说话之道》书摘

  孟非的话从容幽默,不仅对男嘉宾进行了一种调侃,而且单方面来讲,也是对男嘉宾话中所带真诚的一种见证。孟非刻意描述对方的口吻,不仅调和了现场气氛,而且还巧妙地向广大女嘉宾说明了此时男嘉宾所持有的态度。当孟非用地道的四川话讲出时,这种颇带幽默的艺术表达也正是其语言魅力的最好体现。

  在生活中,偶尔来点新玩意儿,耍耍新花招儿,说些俏皮的话,博得众人哈哈一笑,这些都称不上幽默。懂得幽默的人,通常也是有智慧的。他不会拘泥于生活的种种常规之中,而能以别样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从新的角度来发现事理。

  很多时候,一句幽默的话语,总是在不经意间带来欢乐、化解难处。因而,人不一定非要拥有万贯家财,家中也不一定非要天天高朋满座,但却必须要有幽默的生活艺术,让心灵时时浸润在真善美的境界里, 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异彩纷呈。

  3 一唱一和演双簧

  “双簧”是一种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现在曲艺中的双簧,主要由甲、乙二人表演。甲化装在前,模拟动作口形,称“前脸儿”,乙在后说唱称“后背”。在甲乙两人一演一唱、一前一后的相互配合之中,给观众带来笑料。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借助“双簧”来为自己演绎多味人生。因为如果两人搭配得好,那么“双簧”演得也就会绝妙无比,异趣横生。当然,“双簧”也要讲求和谐统一。如果不和谐、不统一,效果自然不会很理想。

  在一期《非诚勿扰》中,有一位男嘉宾的职业是“空少”,因此台下很多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空哥”。当他在节目中表露自己曾经有被女孩子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然后关机的行为发生时,主持人孟非和嘉宾主持乐嘉对此进行了一场罕见的强势压倒对方的激情辩论。

  乐嘉认为,关掉“空哥”电话的这位女孩极其“作”,此男却偏喜“作女”,因此唯有死缠烂打、满足“作女”虚荣方能赢得美人归。而孟非也坚称,此种女人应悉听尊便,不予理睬。谈到激动之处,孟非打趣地狠狠道:“下次再碰到,就当她在地球上消失了……”而一旁的乐嘉也圆睁双眼:“你今天听了孟非的话,你就一辈子打光棍!”孟非听到后, 为此大笑不让:“你今天听了乐嘉的话,你就一辈子抬不起头!”乐嘉紧逼空哥:“要抬头还是要老婆?”现场气氛一时极其激烈而又温馨。

  生活中的双簧,是巧妙借用曲艺双簧的“以假作真”,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展开的演绎。通过两个人或更多人一唱一和,来娱乐他人, 点亮话题。故事中的孟非和乐嘉,两人相互搭配,步步紧逼着“空哥” 作出定夺,实则正是在他们两人的“一唱一和”中,循序渐进地让节目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而且也巧妙地暗示了“空哥”以后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

  著名戏剧团体“南国社”曾在南京举行大公演。位于远郊的晓庄学校校长陶行知先生向“南国社”写了邀请信。戏剧家田汉代表剧团欣然接受了邀请。当天晚上,全体师生和周围农民为剧社举行了欢迎仪式。 陶行知先生主持了欢迎仪式,他说:“今天我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晓庄是为农友办的学校,农友是晓庄师生的朋友,我们的教育是为‘种田汉’而办的教育。所以我是以一个‘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儿欢迎田汉 !”田汉则致答谢辞说:“陶先生说,他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实不敢当!我是一个假田汉,陶先生是个真‘田汉’,我这个假‘田汉’能受到陶先生这个真‘田汉’以及在座的许多真田汉的欢迎,实在感到荣幸!”陶行知的欢迎辞与田汉的答谢辞博得在场的全体师生和农民的热烈喝彩。欢迎仪式的气氛一直很活跃。

  陶先生在欢迎辞中巧妙地将他们为种田汉办学的宗旨与戏剧家“田汉”的姓名联系起来,新奇风趣,起到了活跃气氛的效果。而田汉先生呼应了陶先生的说法,做了生动而得体的答谢。这一唱一和,就给会议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某公司因为产生售后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投诉,很多记者闻讯到该公司采访。记者在公司门口遇到了经理秘书,便向她询问情况。可是经理秘书害怕自己承担责任,就对记者说:“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这个问题你们还是直接采访他比较好!”这下可好,记者们浪潮般地闯入了经理办公室,经理躲也躲不开,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应付记者们的狂轰滥炸。

  事后,经理得知秘书不仅没有提前向自己汇报情况,还将责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非常生气,不久就将这位秘书解雇了。

  记者因售后问题采访,这对于公司所有员工及领导来说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此时,领导最需要的就是下属能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双簧戏”。而对于下属来说,更应该适时地配合好领导, 不应该让领导表现得尴尬。由此可见,很多时候“双簧”在生活中也是一种高超处事的技巧。

  另外,在人际交往、谈判交涉、官场商场上,也必须懂得一定的处事技巧,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加顺利。高明的人际关系操纵者,一般都明白用“演双簧”、说“对口相声”等一唱一和的手法, 来让对手如坠雾里。扮白脸者给对手造成压力,构成威吓,然后由红脸又敲打圆场给予台阶,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人人都喜欢愉快的氛围,生活中我们没必要总是一板一眼,在适当的场合运用一下幽默的小技巧, 不仅能带动欢悦的气氛,更有助于你轻松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因此,不妨多学学演“双簧”的处事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