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

2020-05-08

  管理者与员工友好的沟通,不仅可以得到员工的尊敬、爱戴,还可以让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所以,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员工感觉舒服,并有助于成功呢?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了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1、鼓励新员工融入公司

  新员工刚进入公司不久,对公司归属感不强,对同事、上级管理还不了解。这时,员工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和在领导眼中的形象,会小心翼翼,避免犯错,更不容易怠慢自己的工作。因此,管理人员对待他们的错误要宽容,以引导、鼓励为主。

  例如:一位刚刚步入社会,没有工厂工作经验的员工,开始从事检验工作。他特别用心地做了三天,但检出率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时管理人员往往有以下不恰当反应:A:你把这些产品拿回去,全部重检一遍,检到合格再下班。B:你去插架吧,这个岗位让新来的小李做好了。

  上述反应不仅会打击一个新员工的自信,还会让他对公司产生抵触情绪。相对而言,下面的反应方式就比较妥当:

  主管:你有没有发现,你漏检的产品有什么共性?

  员工:……

  主管:你漏检的产品主要是划伤和脏污问题,是不是培训的时候对不良标准没有记清楚?其他不良你都检出来了,说明你还是认真的,我让领班再给你示范几次,你注意记录一下。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大胆问。好吗?

  这样,员工既可以平静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又学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2、试用期,谁会没点畏难心理

  有时新员工可能存在畏难心理,这时候,需要管理人员有策略地进行交流,增进他的信心,并融入工作。

  如何激发信心?

  员工: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工作,恐怕做不好。

  A管理:你连这个都做不了,还能做什么?

  B管理:我相信你能做好,回去好好做,做做就会了。

  C管理:谁都是从不会做起的,不行就多看看别人怎么做的。

  以上方式都不很妥当。比较好的回答是鼓励加正面引导:

  主管:如果这项工作你不能完全做好,那哪些部分你可以做好呢?

  员工:这个工作可以分三个部分,我能完成好第一部分。

  主管:既然这样,你就先从这个部分做起,先做上手,我相信你肯定会做得好。

  这样鼓励和正面引导,不但令员工无法找借口,也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员工应对工作的方法与步骤,更能增强员工的信心。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3、建立规则就是从试用期开始的

  对新员工多鼓励、多引导的谈话方式也有弊端,容易让新员工缺乏规则意识。过多的鼓励,容易忽视对规则的强调。

  例如:一位员工工作经验丰富,爬坡业绩也比较满意,但是他经常迟到,主管发现后找他谈话:主管:公司有规定,一个月迟到三次就会记通报批评的处分,不但影响绩效,还会影响你将来的晋升。你刚来公司,这次就提醒一下你,下个月不要再犯了。

  上述谈话没有任何作用,他下个月还会继续迟到,也许还会犯其他违反公司制度的事,甚至其他员工也会开始违纪。因为在他们眼里,公司的规章制度没有任何约束力,形同虚设。所以对于上述情况,能够维护公司规章制度威信的回答是:主管:虽然你是新员工,但公司已经做了相应制度培训,只要是公司的员工就要遵守公司规定。这个月你已经无故迟到5次了,按照规定会记处分,并且绩效也会评D。希望你可以汲取教训,以后不要再犯。你的业绩不错,在新员工里算比较突出的,如果因为一些小毛病影响到将来的晋升前景,就得不偿失了。

  照顾新人可以,但是对明显的错误态度或是触及规章制度的行为,在交流和处理策略上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为是新人就破坏规则。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4、把握尺度的艺术

  一般来说,新员工难免会因错误、违反规定而受到批评,但无论是谁,挨批评总会让人感到不愉快。有一种谈话方式,既可以让员工认识到公司制度的严肃性,又保护员工的价值感,从而自愿遵守规则。

  例如:某员工对工艺流程和技术理解和掌握很好,但效率低下,主管找他沟通:

  主管: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厂部领导看到了你的改善提案,对你的想法很赞赏,可能会在全公司推行。

  员工:谢谢主管。

  主管:对了,下个月的新员工技能大赛,厂里打算推荐几个人,其中就有你。但是技能大赛对时间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你的工作效率能提高一些,说不定能和咱们厂的其他新同事冲击一下冠军。所以,希望你可以在工作中打起精神来,我也好早点把参赛名单报上去。

  员工:(觉得十分尴尬)

  主管:我很看好你,你也要再接再厉呀。

  这位主管很好地运用了“表扬-批评-表扬”的谈话方式,既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达到了谈话目的,又避免了双方的尴尬。这种“夹心饼”式谈话融合了批评、表扬和期望,恰当运用这种方式,可以让谈话的功效更强大。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5、怎么领导具有强烈支配欲望的员工

  企业中,有的员工组织能力很强,他们积极自信、竞争力强,同时具有野心。管理人员怎样领导这样的员工?

  例如:公司正在发起一个良率改善的提案活动,有个很有能力的员工,很快就交上了一份提案。

  主管:你的提案改善计划书做好了吗?

  员工:做好了,打算下午就交到生产运营办去。

  主管:这么快,你确定已经完备了么?

  员工:是的,我确定,您要先看看吗?

  实际上,这个员工这样问可能只是客气一下而已,他并不希望你插手。如果管理人员这样回答:行,你先给我看看,我给你把把关。

  这种员工就会觉得管理人员不信任他,甚至心存芥蒂。其实,对于这种类型的员工,管理者只要从宏观上把控,细节上提醒一下就可以了。

  比较好的回答方式:不用了,我相信你有做出这个提案的能力。只要你有信心,同时注意做好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预算、人力等问题,我相信你肯定没问题。放手去做吧,我看好你。

  这种不着痕迹的指挥方式,会让这种支配欲很强的员工感觉还是他自己在主导着工作,感到被信任,从而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6、与社交型员工的沟通

  有些员工十分活泼、幽默热情、善于沟通。对这样的员工,谈话应该以鼓励为主,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工作热情。

  例如:公司年终绩效面谈,主管与一位社交能力很强的员工谈话:

  主管:这一年来,你的工作成绩不错,同事们对你评价也很高。

  员工:谢谢。

  主管:你参加了今年的业余歌唱比赛,还拿了名次,一定很风光吧。

  员工:哪里哪里。

  主管:真是工作生活两不误啊,来公司一年半,已经是代理线长了,我知道这和你的工作热情和认真是分不开的。当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顺利转正,你还需要继续保持现在的好状态呀。

  这次谈话中,员工感受到了主管对他的尊重,“孔雀”心理也得到了满足,相信他以后会更积极、热情地工作。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7、与勤奋有余、主动性不足的员工沟通

  企业中,也有很多员工很勤奋、冷静,但不够积极、主动。这样的员工在工作上一般不会出现大错误,管理人员应该支持、鼓励他们的工作,并尽力激发出他们的主动性。

  例如:公司技术部一名员工,性格内向,工作勤奋,但是主动性较差。

  主管:你进入咱们部门已经有一年多了,工作做得很好,从 没出过什么大失误。我很欣赏你这种勤恳的态度,决定让你负责一个项目,我不过问,你只需要定时向我报告进度,可以吗?

  这样,既让员工感觉到你对他的赞赏,又有意无意地迫使员工与人沟通,增强他的主动性。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8、适时引导下属发言

  召开会议就是为了沟通,而不是发表管理者的“一家之言”。当下属不说话——不管是没话说还是不想说——的时候,会议主导者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下属发言。

  例如:当下属的发言因为考虑不太成熟而显得含混不清时,主管可以这样探询:

  “你的意思是……对么?”

  “你可以把刚才说的意思简要地复述一下么?”

  主管还可以借用某位下属

  的发言,发掘这个发言中的论点,再次引导大家发言:

  “大家认为小张的建议怎么样?是不是还需要注意什么地方呢?”

  这样层层递进的会议进程,往往就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因此,当会议进行到某个阶段时,主管还可以先总结前一段,然后再进行下一段的讨论:

  “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大家对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建议?”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9、下达命令,简单之余留出缓冲余地

  会议,往往是下达命令、分配任务的场合。

  例如:部门接到一个大订单,客户要求10天内完成,主管召集开会:

  “最近厂里接了一个大订单,10天后就要交货。按我们目前的生产速度,肯定能够按时交货。辛苦在座各位,在接下来几天里同心协力完成这个目标。”

  简单清晰的指令,不但清楚交代了任务,而且让员工听得省力、清楚。但是,最后任务却没有按时完成,原因在于主管没有留出完成任务的缓冲时间。意外往往总难避免,但可以控制意外发生的时间。

  管理者要明白,有些话不在开会时说、不在办公室说,可能效果会更好,毕竟在员工看来,上级办公室或会议室是一个严肃、正式、公事公办的地方。

  管理者与员工的谈话技巧10、工作岗位上赞美下属,激励员工工作热情

  虽然,赞美下属没有那么难,也无须过分考虑时间地点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但有时候在工站上赞美对方,效果更显著。

  例如:某员工在公司工作三年了,尽管工作机械重复、部门也不大,但他还是工作得很开心,因为他的主管经常在上班、巡线、下班路过他的工位时,真诚地赞美他:

  “你今天气色真好,昨天休息得好吧”

  “你早会上提出的那个建议,很有创意”

  “你最近做得真好,自己产能良率高,徒弟也带得好,这个月争取给你提报优秀员工。”

  在工位旁真诚的激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显现出管理者对员工的真诚和看重,无形中刺激员工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