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祖国60华诞征文:一伦甲子话家常

2017-09-24

  六十年前,父亲带着母亲背着一个仅有的包裹来到了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六十年过去了,我们家由最初的父母两个人发展到现在二十多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观一斑而知全豹,一个“家”的繁荣是离不开“国”的昌盛的。

  这一伦甲子中,我们家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情,做为一个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家庭来说,大事无非就是结婚、成家,而我们家的诸多婚事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父亲、我和儿子的婚礼,因为我们祖孙三代人的婚礼都落在吉祥的“九”字上,父亲是上个世纪的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年,我则是刚刚改革开放的七九年,而我的儿子更幸运是在今年,共和国走进六十年大庆的二零零九年!

  上个世纪的四九年,共和国刚刚成立的金秋十月,在城里学徒的父亲,带着几样简单的礼物,去附近农村一个远房亲戚家,和他们的邻家姑娘结婚,那个姑娘就是我现在的母亲,那时刚刚解放不久,结婚还是原有的习俗,骑大马、坐花轿,吹吹打打是少不了的,唯独就是彼此之间没有了解,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感情,然后就是大家在一起吃顿饭,之后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坐着马车和父亲一起回到了父亲工作的城市,开始过起清贫的生活。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时光进入了七九年初,经人介绍我认识了了我的妻子,相处半年后准备结婚,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相当贫乏的,一切都得去张罗,那时城市的楼房还很少,人们基本上都是居住在由平房围成的四合院里,婚礼也都在这样的四合院里举行。记得我结婚那天,单位的同事,同学和街坊邻居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我家居住的院子,这个送一个暖瓶,那个送一对枕巾,你一个脸盆,他一个床单,锅碗瓢勺之类,鲜有几个红包也都是五元、十元,我和妻子都穿一身蓝色的料子服,胸前各戴一朵印有新郎、新娘缎带的红花,站在众人前面,经过简单的仪式后,就开席了,院子里临时垒砌的炉灶上面搭个棚子就是厨房,不一会十几道菜就摆在放在各家各户炕上和地下的桌子上,大家高高兴兴的在一起大吃一顿,在那个物资生活不算宽裕的时代,也()是大家期盼的乐事。

  一晃三十年又过去了,二零零九年的五月,儿子结婚了,儿子的婚礼是我们家住孙三代人中最为隆重和新潮的,儿子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自己找的女朋友,两人都有不错的收入,在他们一帮年轻人的策划下,从楼房的装修、迎亲的车队、豪华的酒店、漂亮的婚纱、讲究的仪式以至令人向往的蜜月旅行,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畅,一气呵成,靠的是殷实的经济基础。

  从父辈的没有感情、没有物资基础的婚姻开始,到三十年后我这辈已有了朦胧的爱和微薄的经济基础,而后辈们的婚姻则是爱情和较高经济基础的完美结合,这不就是人们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好日子吗?

  六十年来,我们家祖孙几代不仅从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受教育的程度也产生了新的飞跃,父亲只读过三年私塾,我这一代仅有我一个大学生,而儿子这一代则是清一色的大学生!这是一个家族昌盛的根本,家族如此,民族如此,国家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