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约风尚盛行校园

2018-01-23

  你可曾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一度响在耳边而又铭刻心底的诗句?

  你可曾记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那萦绕心头而又深入骨髓的古训?

  你可曾记得,“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那掷地有声而又振聋发聩的教导?

  是的,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发展的动力,今天,我们的国家富强了,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许多人在积极消费的同时,也开始了消费过程中的浪费,就是在有“大学生的摇篮”之称的高中校园浪费现象也比比皆是:餐厅里、餐桌上经常会出现只咬了几口就被扔掉的馒头和烧饼,还有垃圾筒里那不计其数的一次性餐具;教室里,虽然只有几个同学上自习,但是所有的日光灯却经常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宿舍里,没有人使用的水龙头哗哗地淌着水……

  比浪费现象更让人痛心的是对浪费观念的淡漠——

  许多同学没有接受过有关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总给自己的浪费行为列出种种理由。有的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儿剩饭剩菜可以理解;有的说:我们这算什么浪费,跟电视上报纸上登的那些事儿差远了!一些家长也在助长这种不良风气——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花钱,对孩子有求必应。有的家长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成,浪费点儿东西没啥,反正有钱了!”

  从表面上看,浪费仿佛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但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和瑕疵。浪费者没有意识到:无谓的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果实的可耻行为。当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自己的父母也许正在为全家人的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当教室或者宿舍里的电灯在毫无意义地工作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孩子仍然在点着蜡烛的教室里上课?当孤独的水龙头大声抗议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我们其实也是在毁灭一种希望——一种让蓝天、碧水和绿地永存的希望?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时时提醒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要想生存,发展,绝不能离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绝不能离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历史更是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名扬天下,但他们的“小气”程度却让人震憾。员工们自觉地在抽水马桶里放三块砖,以节约冲水量;笔记用纸正面书写完后,裁成四段订成小册子,反面再作便条纸使用;一只手套破了,只换一只,另一只破了再换;员工上班时,如要离开工作岗位三步以上,一律自觉地跑步……他们的举止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偌大的一个世界知名企业,还这么小气,还在乎这么一点点浪费吗?但是,对于丰田来说,“聚沙可成塔,积水可成渊”,正是由于丰田汽车公司员工的这种“小气”,才成就了丰田公司今天的辉煌。

  晚唐诗人李商隐说得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他用惨痛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无独有偶。古罗马四处征战,有一支欧亚大陆最强悍的军队,但却因为骄奢淫逸致使古罗马四分五裂。还有素以能征善战著称的满清“八旗兵”,短短几十年挥师入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但他们逐渐沉湎于轻歌曼舞、锦衣玉食之中,最终昏聩腐朽,丧权辱国。“八旗子弟”也成为纨绔和低能的代名词。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在这里,我更想要说明的一点是,其实它也是当今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铺张浪费,大肆挥霍!所以我们不仅要弘扬节约这种美德,拥有节约这种智慧,更要树立节约意识,形成节约的习惯和风气。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真正把节约落到实处!就像总理说的那样:在中国,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亿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费一点资源,加起来就非同寻常,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

  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青年人更应该“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随手拧紧水龙头,关掉日光灯,虽然是举手之劳,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种节约的好习惯。只要我们每个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相信节约的风尚一定会盛行校园!我们的校园也会在大家的关爱下变得更加美丽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