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热点话题:哲理思辨

2019-01-23

  热题回放

  1.材料:付出和分享(2017·湖南邵阳题二)

  2.源(2017·湖南衡阳)

  3.话题:出发与到达(2017·青海题二)

  4.顺流逆流(2017·广东清远)

  5.敬畏生命(2017·山东烟台)

  难点攻坚

  主题“哲理思辨”类文章要想出彩,可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立意要有思辨味

  我们知道,世上万事万物往往是相互关联的,看似相对的事物,也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我们有“苦尽甘来”“乐极生悲”“祸福相倚”的说法。以辩证的观点审视,虚与实、多与少、圆与缺、忧与乐、动与静、远与近,都不是绝对的,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湖南邵阳题“付出和分享”为例,“付出”和“分享”好像是两码事,一个是出,一个是入,一个是得,一个是失。但联系起来看,正面入手可以立意为“没有付出哪来分享”“先有付出才有分享”“个人付出集体分享”“分享之甜源于分享之美”“不是所有付出都能得到分享,但所有付出都有价值”“迟到的分享,分外甜美”“有时,付出就是一种特别的分享”……也可以逆向立意:“不能分享,就不必付出”“迟到的分享,何乐之有?”“不是所有付出都是为了分享”“付出和分享之间,有个不等式”……

  初中同学一般没有受过辩证思维训练,看问题容易非此即彼,停留在一面。如果你能明白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既能看到正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能看到现在,还能看到将来,你的作文立意就有了思辨味,就会比别人深入、深刻。

  二、语言得有哲理味

  作文语言和内容应该是高度匹配的,哲理类作文如果用大白话,就好像用一个大土碗喝xo,何其不和谐!我们应着意提炼一些简洁精辟、蕴涵哲理的警句,以增加作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给读者以启迪和回味。一篇作文,有这么几个漂亮的句子,整篇都会被映照得熠熠生辉。

  当然,这样的句子,需要苦心经营。

  一是从修辞角度经营。譬如,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我们会运用对比。你要陈述这样一个哲理“自由只是相对的”,将两方面一起摆出,“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然更能突出这种自由的矛盾统一。你要说骄傲自满极可能衍生灾难,可以将骄傲自满的另外一极放在一起对比映照,“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踌躇满志,一是万念俱灰”,这样对比着说,更容易让自得者警醒。此外,比喻、夸张、顶真、回环、拈连、反复……都是提炼警句的常用修辞。

  二是从句式角度经营。譬如,为了使表达更有张力,更引人回味,人们更倾向选择由两个或者三个分句组成的句子来表达。这是有道理的,这就譬如射箭,先拉开再射出去,力道更大;或者如组合拳,一拳刚到,一拳又至。所以,“用金钱维持的友谊是不可靠的”,改成两个分句的组合“用金钱维持的友谊,必将因金钱而背叛”:“彬彬有礼的人会收获许多”,改成两个分句的组合“彬彬有礼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效果就要好很多。原句虽然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感悟,但语句略显直白,缺少回味,而修改过的句子将两个意思形成反差的句子对冲,碰撞出一种哲理的趣味。此外,倒装技巧,整句技巧,隐藏关联词语技巧……都是提炼警句的常用句式。

  以上这些技巧,大家不妨在平时就多作这样的文句片段训练,日积月累,考场写作时自然能够灵感迭出,妙笔生花。

  拓展演练

  1.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你的感悟,以“距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题自拟,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冬天,一群刺猬依偎在一起,因为它们怕冷。只是离得太近,身上的刺就会刺痛对方,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离得太远,又会冻死。于是刺猬们就这样在互相伤害中取暖,矛盾着,反复着,有的被刺到遍体鳞伤,有的被冻死。最后它们发现,最好的方法,是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不够温暖,可是不会冻死,也不会刺伤对方,或者被刺伤。

  构思导写:我们要明白,距离,既是一个空间概念,如千里迢迢;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如与历史的距离,与未来的距离;还是一个心理概念,如咫尺天涯,“天涯若比邻”。我们写作时,最好从空间距离、时间距离着手,在心理距离上落脚。

  2.阅读下面几则格言,然后以“简单”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①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事实上,能够简单便是伟大。(爱默生)

  ②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也最伟大。(黑格尔)

  ③最复杂的问题,往往有最简单的答案。(西谚)

  ④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周国平)

  构思导写:简单的反义词是复杂,复杂的一个褒义色彩的近义词是丰富,简单的近义词是简约,还有一个贬义色彩的近义词是寒碜。我们可以围绕这几个词语与简单的关系做文章,辨析它们的异同,从中提炼具有思辨色彩的立意,如“简单、复杂,各有其美”“简单即是快乐,复杂可能痛苦”“简约,而不简单”等。

  佳作展示

  小议“简单”

  唐骏文

  现任挪威驻华大使叶德宏有空就喜欢去长城捡垃圾,在他第四次去时,有个孩子失足掉下长城,大使第一个舍身相救。事后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大使说:“这事很简单,你也能做到。”

  “这事很简单,你也能做到。”这句出自挪威驻华大使之口的“简单”的话,却让我禁不住这样思考:简单,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在翻遍了大小字典之后,我豁然开朗,简单就是简单,再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了。想到自己为了这么一个简单的词而大费周折,不禁哑然失笑。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简单的事无处不在。如将马路上的纸屑捡起来,这对我们是举手之劳;又如将盲人搀过马路,这是我们力所能及;再如……许许多多简单的事等着我们去做,但却没人去做,不知不觉,“简单”的事渐渐成了“不简单”。

  以叶德宏大使为例,去长城捡垃圾,舍身救儿童,在我们看来,这位大使是伟大的,是令人钦佩的。但可曾有人想到过,大使所做的只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大使只是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他能在面对记者时说出那样的话。然而,正是他口中的“简单的事”,有的人却往往不屑做。

  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老人被车撞倒在马路上,周围旁观者众多,却无人伸出援手,最后一个乡下人将老人送到医院,后来许多记者采访这个人。当被问及可曾想过会给自己惹来麻烦时,那憨厚的乡下人瞪大了双眼说:“怎么会呢?救人要紧啊,我真不晓得旁边那么多人是怎么想的。送医院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是啊,人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事却没有人做?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人心不再简单。

  在一切都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道德意识却可谓是花叶飘零,人们的心不再如从前般清澈明净。在做每一件事前,人们想到的不再是“我该不该做”,而是“做了有何好处”“会不会惹来麻烦”……简单的事已不复简单!

  还是那句话:“这事很简单,你也能做到。”只希望有更多的人愿做简单的事,有更多的心能回复原先的“简单”。

  (选自《全国优秀作文选》2017年第1期)

  点评:本文先由一则挪威大使舍身救失足小孩的故事引入,随即摆出“这事很简单,你也能做到”的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提醒如今已经不简单的人们这其实很简单,接着还进一步分析“如此简单的事却没有人做”的原因是人心复杂了,结尾呼吁人心能重回简单。整篇作文写得很扎实,让人联想到2017年10月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七分钟内走过的十几个冷漠路人,更让人觉得本文切中时弊,发人深思。

  素材金库

  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身上。我们应知,地球不是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美国印地安酋长西雅图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

  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常常躲不开一只苍蝇。——西谚

  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名段赏析

  其实,人生来就是跟这局限周旋和较量的。这局限,首先是肉身,不管它是多么聪明和健壮。想想吧,肉身都给了你什么?疾病、伤痛、疲劳、孱弱、丑陋、孤单、消化不好、呼吸不畅、浑身酸痛、某处瘙痒、冷、热、饥、渴、馋、猜疑、嫉妒、防范……当然,它还能给你一些快乐,但这些快乐既是肉身给你的就势必受着肉身的限制。比如,跑是一种快乐,但跑不快又是烦恼;跳也是一种快乐,可跳不高还是苦闷;再比如举不动、听不清、看不见、摸不着、猜不透、想不到、弄不明白……最后是死和对死的恐惧。我肯定没说全,但这都是肉身给你的。而你就像那块假宝玉,兴冲冲地来此人间原是想随心所欲玩它个没够,可怎么先就掉进这么一个狭小黢黑的皮囊里来了呢?这就是生命?可是,问谁呢你?你以为生命应该是什么样儿?待着吧哥们儿!这皮囊好不容易捉你来了,轻易就放你走吗?得,你今后的全部任务就是跟它斗了,甭管你想干吗,都要面对它的限制。这样一个冤家对头你却怕它消失。你怕它折磨你,更怕它倏忽而逝不再折磨你——这里面不那么简单,应该有的可想。

  (选自史铁生《灵魂的重量》)

  赏析借鉴:这个片段的关键词是“局限”。一般意义上,我们把局限视为贬义词,谁愿意被局限呢?于是可着劲摆脱局限、打破局限、超越局限。作者从自己感悟最深切的肉身的局限申述,先指出局限无处不在,再点明人生就是与局限作斗争。他没有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用对话的口吻,以日常的口语,引导读者进入思考的情境中,这一点颇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

  名事解读

  从前有一愚人到别人家做客,主人端上饭菜热情招待他。愚人食后嫌菜淡而无味,主人听他如此说,连忙往菜中加了些盐。愚人再食便觉味美无比,吃得非常高兴。他自言自语道:“饭菜之所以好吃,是放了盐的缘故。放盐少许即能如此味美,倘若多放,味道岂不更美吗?”于是,愚人干脆连菜也不吃了,抓起大把盐往嘴里塞,结果,非但没享受到美味,还咸得哇哇大叫。

  解读运用: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过了度,就会过犹不及,弄巧成拙,愚人最后“咸得哇哇大叫”就是吃了过度的亏。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吗?以学习为例,要勤奋,但一味强调“勤奋”,频繁开夜车,容易导致神经衰弱;要竞争,但一味宣扬竞争,容易恶化同学关系。

  适用话题:“分寸之美”“不要走极端”“和谐”等